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溪上收残雨。
倚画栏、薄绵乍脱,日阴亭午。
闹市不知春色处,散在荒园废墅。

屈指耆英,谁似得、三朝元老。
尚留个、管夷吾在,何忧江表。
世道方占公出处,裔夷争问今年貌。

并游英俊,从头数、富贵消磨谁纪。
道眼看来,叹人生如寄,家如旅邸。
教婢羹藜,课奴种韭,聊诳残牙齿。

怪事广寒殿,此夕不开关。
林间乌鹊相贺,暂得一枝安。
只在浮云深处,谁驾长风挟取,明镜忽飞还。

□□下饰墨尤新,以史名官不治民。


后死漫为诸老殿,粗完深愧两翁贫。


譬牛山木全高寿,让马塍花斗早春。

诸公衮衮几番新,留得淳熙一老民。


就枕惊回鸡搅睡,委巢飞去燕欺贫。


贪生尚惜桑榆景,排闷全凭曲米春。

镜中雪鬓数茎新,归作田间负耒民。


仕五十年难讳老,封三百户敢嫌贫。


诸无物实师庞蕴,万苦非真试子春。

晓泊钱塘渚,开帘远望通。


海云张野暗,山火彻江红。


客泪常思北,边愁欲尽东。

此去神京八百里,明朝千里路漫漫。


须知尺素当疏阔,乞把来书反复看。

乐静岂无病,好闲终有心。


争如自得者,与世善浮沉。

行年六十有三岁,齿发虽衰志未衰。


耻把精神虚作弄,肯将才力妄施为。


愁闻刮骨声音切,闷见吹毛智数卑。

年老逢春认破春,破春不用苦伤神。


身心自有安存地,草木焉能媚惑人。


此日荣为他日瘁,今年陈是去年新。

年老逢春春不任,不任缘被老来侵。


一身老去恶足惜,满眼春归何处寻。


红日坠时风更急,落花流处水仍深。

年老逢春莫惜狂,惜狂无那兴难当。


园林恰到恶明媚,风雨便多闲中伤。


花等半开宜速赏,酒闻才熟便先尝。

年老逢春兴未收,愿春慈造少迟留。


既称好事愁花老,须与多情秉烛游。


酒里功劳闲汗马,诗中罪过静风流。

年老逢春莫厌频,更频能见几回春。


须将酒盏强留客,却恐花枝解笑人。


世态不堪新间旧,物情难免假疑真。

年老逢春春莫悭,春悭不当世艰难。


四时只有三春好,一岁都无十日闲。


酒盏不烦人诉免,花枝须念雨摧残。

年老逢春春莫厌,春工慎勿致猜嫌。


红芳若得眼前过,白发任从头上添。


雨后艳花零泪颗,风馀新月露眉尖。

年老逢春春意多,波光谁染柳谁搓。


池亭正好爱不彻,草木向荣情奈何。


便把樽罍通意思,须防风雨害清和。

年老逢春始识春,春妍都恐属闲身。


能知青帝功夫大,肯逐后生撩乱频。


酒趁嫩醅尝格韵,花承晓露看精神。

年老逢春莫厌春,住家况复在天津。


既将水竹为生计,须与风花作主人。


故宅废功除瓦砾,新畦加意种兰薰。

年老逢春雨乍晴,雨晴况复近清明。


天低宫殿初长日,风暖园林未啭莺。


花似锦时高阁望,草如茵处小车行。

年老逢春春正妍,春妍况在禁烟前。


才寒却暖养花日,行雨便晴消酒天。


进退樽罍宜有主,栽培桃李岂无权。

年老逢春春莫猜,老年方自少年回。


人情少悦酒不解,天气却寒花未开。


堤外有风斜送柳,墙阴经雨半生苔。

洛阳城里一愚夫,十许年来不读书。


老去情怀难状处,淡烟寒月映松疏。

堪嗟五伯争周烬,可笑三分拾汉馀。


何似不才闲处坐,平时云水绕衣裾。

能休尘境为真境,未了僧家是俗家。


不向此中寻洞府,更于何处觅藏花。

新占原头地,本无山可归。


荒藤生叶晚,老杏着花稀。


厨舍近泥灶,家人初饱薇。

懒更学诸馀,林中扫地居。


腻衣穿不洗,白发短慵梳。


苦相常多泪,劳生自悟虚。

自扫一间房,唯铺独卧床。


野羹溪菜滑,山纸水苔香。


陈药初和白,新经未入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