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闻道寻源使,从天此路回。


牵牛去几许,宛马至今来。


一望幽燕隔,何时郡国开。

莽莽万重山,孤城山谷间。


无风云出塞,不夜月临关。


属国归何晚,楼兰斩未还。

鼓角缘边郡,川原欲夜时。


秋听殷地发,风散入云悲。


抱叶寒蝉静,归来独鸟迟。

窈窕双鬟女,容德俱如玉。


昼居不逾阈,夜行常秉烛。


气如含露兰,心如贯霜竹。

清歌且罢唱,红袂亦停舞。


赵叟抱五弦,宛转当胸抚。


大声粗若散,飒飒风和雨。

七十而致仕,礼法有明文。


何乃贪荣者,斯言如不闻。


可怜八九十,齿堕双眸昏。

勋德既下衰,文章亦陵夷。


但见山中石,立作路旁碑。


铭勋悉太公,叙德皆仲尼。

陋巷孤寒士,出门苦恓恓。


虽云志气高,岂免颜色低。


平生同门友,通籍在金闺。

天下无正声,悦耳即为娱。


人间无正色,悦目即为姝。


颜色非相远,贫富则有殊。

帝城春欲暮,喧喧车马度。


共道牡丹时,相随买花去。


贵贱无常价,酬直看花数。

秦中岁云暮,大雪满皇州。


雪中退朝者,朱紫尽公侯。


贵有风雪兴,富无饥寒忧。

天下有道见,无道卷怀之。


此乃圣人语,吾闻诸仲尼。


矫矫四先生,同禀希世资。

山中不栖鸟,夜半声嘤嘤。


似道思归乐,行人掩泣听。


皆疑此山路,迁客多南征。

乌者种有二,名同性不同。


觜小者慈孝,觜大者贪庸。


觜大命又长,生来十馀冬。

山木多蓊郁,兹桐独亭亭。


叶重碧云片,花簇紫霞英。


是时三月天,春暖山雨晴。

商山阳城驿,中有叹者谁。


云是元监察,江陵谪去时。


忽见此驿名,良久涕欲垂。

【其一】


何处春深好,春深富贵家。


马为中路鸟,妓作后庭花。


罗绮驱论队,金银用断车。

谁家起甲第,朱门大道边。


丰屋中栉比,高墙外回环。


累累六七堂,栋宇相连延。

矢人职司忧,为箭恐不精。


精在利其镞,错磨锋镝成。


插以青竹簳,羽之赤雁翎。

废村多年树,生在古社隈。


为作妖狐窟,心空身未摧。


妖狐变美女,社树成楼台。

亭亭山上松,一一生朝阳。


森耸上参天,柯条百尺长。


漠漠尘中槐,两两夹康庄。

高岭峻棱棱,细泉流亹亹。


势分合不得,东西随所委。


悠悠草蔓底,溅溅石罅里。

吟君雉媒什,一哂复一叹。


和之一何晚,今日乃成篇。


岂唯鸟有之,抑亦人复然。

意气骄满路,鞍马光照尘。


借问何为者,人称是内臣。


朱绂皆大夫,紫绶或将军。

厚地植桑麻,所要济生民。


生民理布帛,所求活一身。


身外充征赋,上以奉君亲。

雨露长纤草,山苗高入云。


风雪折劲木,涧松摧为薪。


风摧此何意,雨长彼何因。

春旦日初出,曈曈耀晨辉。


草木照未远,浮云已蔽之。


天地黯以晦,当午如昏时。

揽衣出门行,游观绕林渠。


澹澹春水暖,东风生绿蒲。


上有和鸣雁,下有掉尾鱼。

心亦无所迫,身亦无所拘。


何为肠中气,郁郁不得舒。


不舒良有以,同心久离居。

凉风飘嘉树,日夜减芳华。


下有感秋妇,攀条苦悲嗟。


我本幽闲女,结发事豪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