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一纸临门喜欲颠,词源滚滚泻长川。


旗旄外阃新元帅,风月名山古洞天。


自笑屏居依近郭,每烦登望指孤烟。

危磴盘纡上翠微,倚天楼观碧参差。


雨来海气先横骛,风恶松柯尽倒垂。


孤鹘归巢翅翎重,断鸿觅伴语声悲。

瑞龙千丈何蜿蜒,苍鳞翠鬣翔江边。


路逢镜湖乃下驻,玩珠不去知何年。


七州元帅拥画戟,全家终日楼居仙。

晓发鱼复走瞿唐,沙头唤渡倚胡床。
峒人争趁五更市,我亦来追六月凉。


残星欲尽尚历落,明河已淡馀苍茫。

涪翁几日客,遗墨遍苍崖。


作吏今三月,偷闲始一来。


云归就檐宿,江怒触山回。

山高风浩浩,堂豁海冥冥。


绿李分猿嗛,苍苔堕鹤翎。


松寒诗思健,茶爽醉魂醒。

龙尾回平野,檐牙出翠微。


望山怜绿远,坐树觉春归。


草合平吴路,鸥忘霸越机。

蹑石度急涧,穷源得灵湫。


谽谺两对立,喷薄中怒投。


何年避人世,结屋栖岩陬。

匡庐霜天后,不见云气浮。


木叶红已疏,山颜转清幽。


向闻有绝壑,乃在卧龙湫。

君行安所适,冲风溯涛江。


传闻阆州好,未见心已降。


邀君康山游,听此巨壑淙。

登车闽岭徼,息驾康山阳。


康山高不极,连峰郁苍苍。


金轮西嵯峨,五老东昂藏。

瀑水源何处,高疑云汉通。


泻时垂练直,落处古潭空。


客寄诗能好,龙蟠意自雄。

角莹纤琼鳞粲金,拥珠闲卧紫渊深。


时来天地云雷举,起作人间救旱霖。

暮春寺雨馀,原野皆秀色。


流云暧芳甸,惠风畅轻翼。


公崇冈低垂,崇冈缅登陟。

巍巍乎,大海之西,浙河之东!是曰会稽,夏后所封。


吞云吐雨隔躔次,阖辟光景调春冬。
地平天成五千载,职贡长与中华通。

却说周瑜怒气填胸,坠于马下,左右急救归船。
军士传说:“玄德、孔明在前山顶上饮酒取乐。
”瑜大怒,咬牙切齿曰:“你道我取不得西川,吾誓取之!”正恨间,人报吴侯遣弟孙瑜到。

星落频惊五丈原,天心岂欲汉犹存。
伏龙一识三分帝,雄雉重飞九世孙。
遂使中原归蜀国,长留正统在夔门。
黄山山上多怪松,半生石笋半芙蓉。
芙蓉石笋亦松变,有一不变为卧龙。
龙本无形以神化,真形往往与松同。
庐山仙灵宅,佳处固非一。
颇闻卧龙胜,幽深谅难匹。
悬瀑泻琮琤,石壁两崒嵂。
出门已觉精神爽,况复阳回宇宙清。
野树含烟迷寺迥,晴山披雪倚云明。
出游青天涧,遂至卧龙潭。
重岑上无极,白日蔽寒岚。
巉峭讵能步,崄绝谁可探。
庐山奇秀甲天下,我今来作庐山游。
卧龙庵里驻孤迹,前贤遗教空追求。
峰头瀑布泻飞练,涧里寒潭六月秋。
去岁游庐山,社中观白莲。
不饮远公酒,聊酌聪明泉。
肩舆过武昌,乘兴西山巅。
老逢佳节强跻攀,兴绕东篱愧未还。
与客携壶登缥缈,寻僧对榻卧幽闲。
白盐照日一峰古,乌帽吹风双鬓班。
山藏古寺柏青青,地重端因蜀相登。
沙上不闻江转石,人间几见谷为陵。
龙蛇树影摇千尺,玉雪花枝吐万层。
我辈逢山眼即青,卧龙顶上喜同登。
图留沙碛怀诸葛,诗诵江濆忆少陵。
巫峡云飞天一握,瞿唐鱼化浪三层。
天禄归来杨子云,酒随后乘为论文。
云安曲米瓶双玉,聊助诗人作小醺。
五马携壶上卧龙,四夔连骑与游从。
山中古柏岁寒色,应为清流作意浓。
夔子山高峡天阔,骚人宅近刚肠悲。
菊花上头不易得,酒盏到手何须辞。
鉴水连天仅可容,稽山照眼五云浓。
只忧旱岁无霖雨,谁识东州有卧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