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栾郤门风大,裴王礼乐优。


班资冠鸡舌,人品压龙头。


夜直炉香细,晴编疏草稠。

雪带东风洗画屏,客星悬处聚文星。


未归嵩岭暮云碧,久别杜陵春草青。


熊轼并驱因雀噪,隼旟齐驻是鸿冥。

病守江城眼暂开,昔年吴越共衔杯。


膺舟出镇虚陈榻,郑履还京下隗台。


云叶渐低朱阁掩,浪花初起画樯回。

西风吹雨雁初时,病寄僧斋罢献书。


万里咸秦劳我马,四邻松桂忆吾庐。


沧洲有约心还静,青汉无媒迹自疏。

白笔南征变二毛,越山愁瘴海惊涛。


才归龙尾含鸡舌,更立螭头运兔毫。


阊阖欲开宫漏尽,冕旒初坐御香高。

仙署淹清景,雪华松桂阴。


夜凌瑶席宴,春寄玉京吟。


烛晃垂罗幕,香寒重绣衾。

故交日零落,心赏寄何人。


幸与冯唐遇,心同迹复亲。


语言未终夕,离别又伤春。

残莺一何怨,百啭相寻续。
始辨下将高,稍分长复促。


绵蛮巧状语,机节终如曲。

思君宁家宅,久接竹林期。


尝值偷琴处,亲闻比玉时。


高人不易合,弱冠早相知。

仙吏紫薇郎,奇花共玩芳。


攒星排绿蒂,照眼发红光。


暗妒翻阶药,遥连直署香。

清时望郎贵,白首故乡归。


有子纡蓝绶,将孙著彩衣。


松乔新道院,鹤老旧渔矶。

外郎直罢无馀事,扫洒书堂试药炉。


门巷不教当要闹,诗篇转觉足工夫。


月明台上唯僧到,夜静坊中有酒沽。

观里初晴竹树凉,闲行共到最高房。


昨来官罢无生计,欲就师求断谷方。

省出蓬蒿修谒初,蒙知曾不见生疏。


侯门数处将书荐,帝里经年借宅居。


未必有诗堪讽诵,只怜无援过吹嘘。

分应天与吟诗老,如此兵戈不废诗。


生在世间人不识,死于泉下鬼应知。


啼花蜀鸟春同苦,叫雪巴猿昼共饥。

自从乱后别京关,一入烟萝十五年。


重出故山生白发,却装新卷谒清贤。


窗回旅梦城头角,柳结乡愁雨后蝉。

张公一子才三岁,闻客吟声便出来。


唤物舌头犹未稳,诵诗心孔迥然开。


天生便是成家庆,年长终为间世才。

男儿三十尚蹉跎,未遂青云一桂科。


在客易为销岁月,到家难住似经过。


帆飞楚国风涛润,马度蓝关雨雪多。

木叶纷纷湘水滨,此中何事往频频。


临风自笑归时晚,更送浮云逐故人。

昔降英王顾,屏身幽岩曲。


灵波结繁笳,爽籁赴鸣玉。


运转春华至,岁来山草绿。

东南之美者,见伐以直干。


岂如此君疏,犹作此郎玩。


此郎乃在此,无乃材亦散。

天池鲫鱼长一尺,鳞光鬣动杨枝磔。


西城隐吏江东客,昼日驰来夺炎赫。


冷气射屋汗收额,便教斫脍倾大白。

昨朝江南客,语子川上亭。


有时飞雨来,不见前山青。


卉萼人未识,鸟响日可听。

城隅汉水阔,正足槎头鳊。


采荇兼登俎,施罛不贵钱。


江帆风势美,竹屋雨声连。

古岸绿蒲老,春帆逆水轻。


烹鲜聊以芼,溯险复兼程。


可用兹时乐,无将远道惊。

开国勋庸大,重城邸第宽。


枯杨映楼角,蔓草被墙端。


不见分香妾,空馀斗鸭阑。

江雨朝飞浥细尘,阳桥花柳不胜春。


金鞍白马来从赵,玉面红妆本姓秦。


妒女犹怜镜中发,侍儿堪感路傍人。

相庭贻庆远,才子拜郎初。


起草徯仙阁,焚香卧直庐。


更深河欲断,节劲柳偏疏。

画鼓拖环锦臂攘,小娥双换舞衣裳。


金丝蹙雾红衫薄,银蔓垂花紫带长。


鸾影乍回头并举,凤声初歇翅齐张。

玉律潜符一古琴,哲人心见圣人心。


尽日南风似遗意,九疑猿鸟满山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