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山川不改旧,岁月逝肯留。


百年一俯仰,五胜更王囚。



同僚比岑、范,德业前人羞。

除日当早归,官事乃见留。


执笔对之泣,哀此系中囚。


小人营糇粮,堕网不知羞。

笛竹出蕲春,霜刀劈翠筠。


织成双锁簟,寄与独眠人。


卷作筒中信,舒为席上珍。

商州南十里,有水名寿泉。


涌出石崖下,流经山店前。


忆昔相送日,我去君言还。

忆昔封书与君夜,金銮殿后欲明天。


今夜封书在何处,庐山庵里晚灯前。


笼鸟槛猿俱未死,人间相见是何年。

厌听秋猿催下泪,喜闻春鸟劝提壶。


谁家红树先花发,何处青楼有酒酤。


进士粗豪寻静尽,拾遗风采近都无。

阁前下马思裴回,第二房门手自开。


昔为白面书郎去,今作苍须赞善来。


吏人不识多新补,松竹相亲是旧栽。

浔阳郡厅后,有树不知名。


秋先梧桐落,春后桃李荣。


五月始萌动,八月已凋零。

错落复崔嵬,苍然玉一堆。


峰骈仙掌出,罅坼剑门开。


峭顶高危矣,盘根下壮哉。

翰林江左日,员外剑南时。


不得高官职,仍逢苦乱离。


暮年逋客恨,浮世谪仙悲。

惯和曲糵堪盛否,重用盐梅试洗看。


小器不知容几许,襄阳米贱酒升宽。

贫无好物堪为信,双榼虽轻意不轻。


愿奉谢公池上酌,丹心绿酒一时倾。

浅色縠衫轻似雾,纺花纱裤薄于云。


莫嫌轻薄但知著,犹恐通州热杀君。

赋句诗章妙入神,未年三十即无身。


常嗟薄命形憔悴,若比弘贞是幸人。

吟咏霜毛句,闲尝雪水茶。


城中展眉处,只是有元家。

秦城南省清秋夜,江郡东楼明月时。


去我三千六百里,得君二十五篇诗。


阳春曲调高难和,淡水交情老始知。

一篇长恨有风情,十首秦吟近正声。


每被老元偷格律,苦教短李伏歌行。


世间富贵应无分,身后文章合有名。

已题一帖红消散,又封一合碧云英。


凭人寄向江陵去,道路迢迢一月程。


未必能治江上瘴,且图遥慰病中情。

闲绕洛阳城,无人知姓名。


病乘篮舆出,老著茜衫行。


处处花相引,时时酒一倾。

碧落风烟外,瑶台道路赊。


如何连帝苑,别自有仙家。


此地回鸾驾,缘溪转翠华。

世上皆如梦,狂来止自歌。


问年松树老,有地竹林多。


药倩韩康卖,门容尚子过。

鹅儿色浅酒醺人,鸡距锋圜笔绝伦。


满引一杯书数纸,要知林下有闲身。

疾眼逢春四壁空,夜来山雪破东风。


未知王母千年熟,且共刘郎一笑同。


已落又开横晚翠,似无如有带朝红。

圣敬文思业太平,海寰天下唱歌行。


秋来气势洪河壮,霜后精神泰华狞。


广德者强朝万国,用贤无敌是长城。

万家相庆喜秋成,处处楼台歌板声。


千岁鹤归犹有恨,一年人住岂无情。


夜凉溪馆留僧话,风定苏潭看月生。

貌古神疏画本难,因师心妙发毫端。


无功可上凌云阁,留取云山静处看。

穷乡阻地险,篁竹啸夔魖。


恶少擅三窟,不承吏追呼。


老翁燕无凶,偃蹇坐里闾。

玉泉半潭冰,钓台万壑雪。


汝往访客星,剩挟一磨衲。

苍颜已是十年前,把镜回看一怅然。


履薄临深谅无几,且将馀日付残编。

阙里言诗得赐商,千秋谁复与相望。


邹汾断简光前载,关洛新书袭旧芳。


析句分章功自少,吟风弄月兴何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