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诗翁憔悴老一官,厌见苜蓿堆青盘。


归来羞涩对妻子,自比鲇鱼缘竹竿。


今君滞留生二毛,饱听衙鼓眠黄紬。

前日俱远别,梦中每难期。


何言一堂上,相与同宴嬉。


幸勿卑陋巷,陋巷何独卑。

虫潦败耕耘,西成绝人望。


乡农吁天意,守阙书屡上。


忧民圣天子,择吏贤宰相。

吾友多称君,思见寒附火。


气温玉开籍,才敏镞加笴。


尝于师鲁书,言词屡及我。

江梅非凡根,先春花南枝。


玲珑皆瑶英,雕镌谁为之。


天高孤芳寒,风来幽香随。

案上具笔砚,砌下秀菊杞。


我顾乏大屋,尚赖有此尔。

节物暗老我,壮志特未已。


事业力自致,贵贱命可委。

具酒作社饮,此事古倡始。


孰肯具果蔬,被肘醉子美。

久雨闭陋室,薜荔络败垒。


乙子语大慧,我听勿入耳。

寂寞王子猷,回船剡溪路。


超遥戴安道,雪夕谁与度。


倒披王恭氅,半掩袁安户。

鹅毛赠千里,所重以其人。


鸭脚虽百个,得之诚可珍。


问予得之谁,诗老远且贫。

忆昔识君初,我少君方壮。


风期一相许,意气曾谁让。


交游盛京洛,樽俎陪丞相。

寒鸡号荒林,山壁月倒挂。


披衣起视夜,揽辔念行迈。


我来夏云初,素节今已届。

寒日照深巷,柴门朝尚闭。


有客自江来,尺书千里至。


启书复何云,但言南北异。

青山四顾乱无涯,鸡犬萧条数百家。


楚俗岁时多杂鬼,蛮乡言语不通华。


绕城江急舟难泊,当县山高日易斜。

鹤行而啄,青玉嘴,枯松脚。
兔蹲而累,尖两耳,攒四蹄。


往往于人家高堂净屋曾见之,锦装玉轴挂壁垂。

予闻世谓诗人,少达而多穷,夫岂然哉!盖世所传诗者,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。
凡士之蕴其所有,而不得施于世者,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,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,往往探其奇怪。
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,其兴于怨刺,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,而写人情之难言,盖愈穷则愈工。

昔日寻春地,今来感岁华。


人行已荒径,花发半枯槎。


高榭林端出,残阳水外斜。

黄鹄刷金衣,自言能远飞。


择侣异栖息,终年修羽仪。


朝下玉池饮,暮宿霜桐枝。

相别始一岁,幽忧有百端。


乃知一世中,少乐多悲患。


每忆少年日,未知人事艰。

昨日摘花初见桃,今日摘花还见李。


晴风暖日苦相催,春物所馀知有几。


中年多病壮心衰,对酒思归未得归。

千门钥入断人声,楼阁沉沉夜气生。


独直偏知宫漏永,稍寒尤觉玉堂清。


霜云映月鳞鳞色,风叶飞空摵摵鸣。

檐瓦萧萧雨势疏,寂寥官舍与君俱。


身遭锁闭如鹦鹉,病识阴晴似鹁鸪。


年少自愁花烂熳,春寒偏著老肌肤。

辱君赠我言虽厚,听我酬君意不同。


病眼自憎红蜡烛,何人肯伴白须翁。


花时浪过如春梦,酒敌先甘伏下风。

游豫恩同万国欢,新年佳节候初还。


华灯烁烁春风里,黄伞亭亭瑞雾间。


可爱清光澄夜色,遥知喜气动天颜。

宣州紫沙合,圆若截郫筒。


偶得今十载,走宦南北东。


持之圣俞家,乞药戒羸僮。

圣俞宣城人,能使紫毫笔。


宣人诸葛高,世业守不失。


紧心缚长毫,三副颇精密。

与君结交深,相济同水火。


文章发春葩,节行凛筠笴。


吾才已愧君,子齿又先我。

西陵山水天下佳,我昔谪官君所嗟。


官闲憔悴一病叟,县古潇洒如山家。


雪消深林自斸笋,人响空山随摘茶。

颓阳照穷巷,暑退凉风生。


夫子卧环堵,振衣步前楹。


愁烟四邻起,鸟雀喧空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