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冯翊端谁可,丘迟肯去么。


茧丝臣敢后,饥馑帝云何。


身达当难免,能称未要多。

铁砚伤同志,青灯忆旧游。


临轩朝凤阙,驰道听鸡筹。


魏野神仙宅,元龙湖海楼。

白氏贤司马,昌黎真学官。


江湖惊落笔,朝野望弹冠。


天马高风骨,秋鹰折羽翰。

羁云旅雁。
敛倦羽、寄栖墙阴年晚。
问字翠尊,刻烛红笺悭曾展。

冬晚霜露重,城遥鞍马劳。


徒知事奔走,曾未补毫毛。


水旱嗟颦蹙,疮痍费抑搔。

谁能饮酒如倾水,醉倒坐中扶不起。


形骸外物已如遗,升斗任君无复避。


霜梨冰脆寒侵齿,未尽一杯先已醉。

北人见鸭脚,南人见胡桃。


识内不识外,疑若橡栗韬。


鸭脚类绿李,其名因叶高。

与君爱清风,移榻就明月。


月落见星繁,星繁如昼热。


沾衣轻露坠,响岸崩湍啮。

昔闻醉翁吟,是沈夫子所作,今听醉翁吟,是沈夫子所弹。


声如冰凘下石滩,嚼啮碎玉绕齿寒。
四坐整衣容色端,醉翁虽醉无慢官。

君非身尤谪南州,南方尚鬼其俗媮。
蛇为邻,虎为陬,丹茅苦竹深幽幽。


邑人祠鬼拜古树,竹杯一仰来烹牛。

依依堤边柳,泛泛水中舟。


舟行无远近,柳影不随流。


东风欲粉絮,相逐江上头。

冬日迎暄此未宜,苦吟那对朔风时。


祇夸砌下留残雪,不看檐间斗柄垂。

人言少保持家谨,载见西京万石君。


子舍今归浣裙切,里门重戒下车勤。


田园一一能为计,僮仆欣欣亦有闻。

洛阳古道登北邙,河内碧山横太行。


朝骑快马暮可到,风物人心皆故乡。


竹林无踪怀阮籍,路傍有家嗟宣王。

前日已春尽,夏卉抽嫩青。


唯君所植花,馀红犹满庭。


常惜畏景逼,赠未及飘零。

频官吴越馆粳稻,况住南阳多水田。

行役无冬春,车马无南北。


急若机上梭,离别肠自织。


其间走声利,昼夜不能息。

太学先生欺绿橘,吴兴才士与黄柑。


黄柑似日胜崖蜜,带叶初擎翠竹篮。


还料楚王曾未识,徒将萍实诧江南。

闻君梦慈亲,手把青玉佩。


循环念归期,月已九弦晦。


既寤心悁悁,面垢不暇颒。

楚山岂无铜,楚匠岂不工。


大炉常乏铸,碧丱那得充。


积弊在乡县,孰肯以利笼。

驽马不惜蹄,出门莫畏泥。


泥中逢故友,十载相乖睽。


但怪苍鬓色,斑斑俯铁骊。

相见不在久,见久未必亲。


无为岁月浅,岂不胶漆均。


犹嗟欲别日,事叠如排鳞。

昔我阳夏公,尝兹同郡治。


政馀作东园,草木尚有意。


岂不务安养,斯民歌乐易。

仲月霜气严,朝来厚如雪。


鸿雁各南飞,羽毛将恐折。


征途履以足,侵骨寒于铁。

浅浅清泉自鉴开,鳞鳞寒甃未生苔。


山中亭午野禽渴,不畏人惊欲下来。

翠色凌寒岂易衰,柔条堪结更葳蕤。


松身柏叶能相似,劲拔缘何不自持。

杂芳春发浅深丛,曲坞逶迤紫间红。


色贱格微应不数,少添兰菊待秋风。

远爱檀栾碧径开,荷锄乘雨破秋苔。


直须探作阮家趣,更向烟林缺处栽。

小舫闲撑莫厌迟,比于刳艇劣相宜。


漕河有处通陂水,深入荷花人不知。

勾引风声已可听,高阴仍更接岗形。


知君久欲平心气,早晚根傍长茯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