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玉京尘老见伊行。
琼驾碾湖光。
杯在意难忘。
入山休恨不相逢,意足犹如会面同。
一字懒题蕉叶上,五年还到草堂中。
眼前楼阁浮新绿,镜里容颜减旧红。
春尽秋来两度逢,襟期一笑二心同。
梦回桐濑千峰外,身在云台五色中。
茶圃气清秋露白,松门影落夕阳红。
献赋相如早已逢,县车疏广晚攸同。
耆英人物衣冠表,官样文章馆阁中。
吟啸坐陪双岘碧,梦魂犹绕五云红。

晚来风起撼花铃。


人在碧山亭。


愁里不堪听。

一轮秋影转金波,飞镜又重磨。


把酒问姮娥,被白发、欺人奈何。



乘风好去,长空万里,直下看山河。

论公耆德旧宗英,吴季子、百馀龄,奉使老于行,更看舞、听歌最精。


须同卫武,九十入相,菉竹自青青。


富贵出长生,记门外、清溪姓彭。

君王着意履声间,便合押、紫宸班。


今代又尊韩,道吏部、文章泰山。



一杯千岁,问公何事,早伴赤松闲。

仙机似欲织纤罗,仿佛度金梭。


无奈玉纤何,却弹作、清商恨多。



珠帘影里,如花半面,绝胜隔帘歌。

太常楼船声嗷嘈,问兵刮寇趋下牢。


牧出令奔飞百艘,猛蛟突兽纷腾逃。


白帝寒城驻锦袍,玄冬示我胡国刀。

方丈三韩外,昆仑万国西。


建标天地阔,诣绝古今迷。


气得神仙迥,恩承雨露低。

宠新卿典礼,会盛客徵文。


不失迁莺侣,因成贺燕群。


池台晴间雪,冠盖暮和云。

汉主离宫接露台,秦川一半夕阳开。


青山尽是朱旗绕,碧涧翻从玉殿来。


新丰树里行人度,小苑城边猎骑回。

昨解鱼符已径归,偶随尺一起柴扉。


暂留已愧黔吾突,久住空令缁客衣。


外物纷纷何足问,故人眷眷莫相违。

春秋罢注直铜龙,旧宅嘉莲照水红。


两处龟巢清露里,一时鱼跃翠茎东。


同心表瑞荀池上,半面分妆乐镜中。

大和五年十月中,半夜时,舍外有疾呼传缄书者。
某曰:「必有异。
」亟取火来,及发之,果集贤学士沈公子明书一通,曰:「吾亡友李贺,元和中义爱甚厚,日夕相与起居饮食。

兄弟尽鸳鸾,归心切问安。


贪荣五彩服,遂挂两梁冠。


侍膳曾调鼎,循陔更握兰。

文雅关西族,衣冠赵北都。


有声真汉相,无颣胜隋珠。


当轴龙为友,临池凤不孤。

公讳易占,字不疑,姓曾氏,建昌南丰人。
公以端拱己丑生,卒时庆历丁亥也。
后卒之二年而葬,其墓在南丰之先茔。

精鉴本非深,英僚暂此沉。


火炎方试玉,沙密偶遗金。


岂累青云器,犹孤白雪音。

上苑春先入,中园花尽开。


唯馀幽径草,尚待日光催。

不谢古名将,吾知徐太常。


年才三十馀,勇冠西南方。


顷曾策匹马,独出持两鎗。

晋侯三驾楚莫争,薛侯三箭天山平。


江西今代再丘明,亲到杏坛授麟经。


笔阵独扫万人军,两魁槐花再荐名。

卢溪书院一番新,千里学子来如云。


天教书院名日起,速化先从主人始。


主人主盟为阿谁,楚汉名家今项斯。

高皇一马化龙日,临轩策士谁第一。


玉山山下汪端明,年财十八第一人。


圣上来年集英殿,黄伞中央横玉案。

一身云影堕人间。
休认彩鸾看。
花叶寄应难。

适太常、司州、镇军诸人廿五六书,皆佳。
司州以为平复,此庆庆可言。
余亲亲皆佳。

人言诗妙画难尽,我言是诗皆画境。
人言书妙从画参,我言画亦书理兼。


云闲董尚书,书法昔无敌。

曲浦弯环绕县青,一杯闲客两飘零。


琵琶不语苍烟暮,山水清音着意听。

误真非是《悟真篇》,平叔当时已有言。


只为世人多恋著,且从情欲起因缘。


痴人前岂堪谈梦,真性中难更说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