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鸟乐忘置罦,鱼乐忘钩饵。


何必择所安,滔滔天下是。

蛙鸣青草泊,蝉噪垂杨浦。


吾行亦偶然,及此新过雨。

谁谓江湖居,而为虎豹宅?


焚山岂不能,爱此千竿碧。

白衣送酒舞渊明,急扫风轩洗破觥。


岂意青州六从事,化为乌有一先生。


空烦左手持新蟹,漫绕东篱嗅落英。

海石来珠浦,秀色如蛾绿。


坡陀尺寸间,宛转陵峦足。


连娟二华顶,空洞三茅腹。

书窗拾轻煤,佛帐扫馀馥。


辛勤破千夜,收此一寸玉。


痴人畏老死,腐朽同草木。

但闻烟外钟,不见烟中寺。


幽人行未已,草露湿芒屦。


惟应山头月,夜夜照来去。

卧病巴东久,今年强作归。


故人犹远谪,兹日倍多违。


接宴身兼杖,听歌泪满衣。

平时共语不成些,痴坐空雕藜苋肠。


谁遣春风入牙颊,诗成忽带小山香。

东来恨不见汤休,千首清诗傥许求。


要与茶山灯下读,莫令侍者作蝇头。

少年妄想已痴绝,镜里何堪白发生。


纵有倾城何预汝,可怜元未解人情。

海如黛色深,浪作雪点溅。


数峰黄金山,巉绝出水面。


此非想与因,了了目中见。

正焙如观诗大雅,小山当似变风论。


脱今风格不类古,终有先王礼义存。

家园破社得鹰爪,舌本初参便到眉。


忽喜云腴来建苑,坐令渴肺生华滋。

入玉门关到酒泉,昔人想望若登天。


岂知万里西征客,归卧家山三十年。

新种疏篁对小轩,旋沽薄酒实空尊。


门无车辙亦何恨,有此两君堪与言。

冷官谁顾雀罗门,一纸惟君肯见存。


堪笑放翁昏至此,乘壶误写作朋樽。

老怯霜风尽日眠,素屏纸帐拥蛮毡。


为君小试回春手,便似暄妍二月天。

数树山花草舍东,想公系马落残红。


那知老子耶溪上,正泛朝南暮北风。

地僻元无俗客来,蓬门只欲为君开。


山横翠黛供诗本,麦卷黄云足酒材。

贪看霜月步亭皋,不觉寒侵范叔袍。


且倚诵诗驱疟鬼,断无人寄碧腴膏。

老去痴顽不受镌,姓名身后更须传。


世间商略无归处,只合长斋绣佛前。

扬鞭暮出锦官城,小院无僧有月明。


不信道人心似铁,隔城犹送捣衣声。

经中固多趣,我老未能忘。


似获连城璧,如倾九酝觞。


信能明孔氏,何暇傲羲皇。

桑竹穿村巷,衡茅隔土垣。


海氛成物象,秋气肃川原。


豆芋行将熟,鸡豚亦已繁。

我看繁讼频搔首,君富才明见亦常。


尚有闲襟寻水石,更留佳句似池塘。


松苗地合分高下,凫鹤天教有短长。

韶山秀拔江清写,气象还能出搢绅。


当我垂髫初识字,看君挥翰独惊人。


邮签忽报旌麾入,斋閤遥瞻组绶新。

学似斫轮扁,诗如饭颗山。


室中馀一剑,无气斗牛间。

四十垂垂老,文章岂更新。


鼻端如可斫,犹拟为挥斤。

斫鼻昔常尔,绝弦知者稀。


无人与争长,惟有钓鱼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