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夜宿林冈月满川,归期屈指正茫然。


也知地脉无赢缩,只把阴晴更问天。

笑指斜阳天外山,无端长作翠眉攒。


岂知男子桑蓬志,万里东西不作难。

白酒频斟当啜茶,何妨一醉野人家。


据鞍又向冈头望,落日天风雁字斜。

日暮重冈上,人劳马亦饥。


不妨随野雀,容易宿寒枝。

一席三人抵项眠,心知篷外水如天。


起来却怪天如水,月落乌啼浦树边。

一江烟水浩漫漫,昨夜扁舟寄此间。


共向船头望南北,不知何处是家山。

老矣身如万斛舟,长风破浪若为收。


江山若有逢迎意,到处何妨为少留。

落日晴江更远山,远山犹在有无间。


不须极目伤怀抱,且看渔船近往还。

千里烟波一叶舟,三年已是两经由。


今宵又过丰城县,依旧长江直北流。

往时联骑向衡山,同赋新诗各据鞍。


此夜相思一杯酒,回头犹记雪漫漫。

世间无处不阳春,道路何曾困得人。


若向此中生厌斁,不知何处可安身。

长言三复尽温纯,妙处知君又日新。


我亦平生伤褊迫,期君苦口却谆谆。

安肆真同鸩毒科,君言虽苦未伤和。


解嘲却是生回互,政恐纷纷事转多。

东头不见西头是,南畔唯嫌北畔非。


多谢圣门传大学,直将絜矩露天机。

君看灞桥风雪中,南来北去莽何穷。


想应亦有还家客,便尔讥诃恐未公。

为闵人疲上马行,此时消息尽分明。


更怜跣足无衣苦,充此直教天下平。

语道深惭话一场,感君亲切为宣扬。


更将充扩随钩索,意味从今积渐长。

兢惕如君不自轻,世纷何处得关情。


也应妙敬无穷意,雪未消时草已生。

不是讥诃语太轻,题诗只要警流情。


烦君属和增危惕,虎尾春冰寄此生。

与君归思渺悠哉,马上看山首共回。


认取山中奇绝处,他年无事要重来。

竹舆傲兀听呕哑,合眼归心已到家。


游子上堂慈母笑,岂知行李尚天涯。

笋舆随望入寒烟,每诵君诗辄黯然。


今夜定知连榻梦,一时飞堕锡山前。

脚底悲风舞冻鸦,此行真是蹑苍霞。


仰头若木敷琼蕊,不是人间玉树花。

莲花峰顶雪晴天,虚阁霜清绝缕烟。


明发定知花䔩䔩,如今且看竹娟娟。

空岩寒水自悲吟,遥夜何人为赏音。


此日团栾都听得,他时离索试追寻。

客路泥涂正所忧,可堪云物更油油。


向来结友轻千里,此去还家且一丘。


妙处自应从我得,躬行肯使叹吾犹。

解辔林间寺,归鸦晚欲盘。


望中岚翠合,愁外夕阳残。


尊酒何妨尽,羁心且自宽。

木落髻鬟拥,湖平妆镜空。

荒亡馀旧事,惨澹只悲风。

兴发千山里,诗成一笑中。

珍重东台老,英声旧所闻。


能怀吐哺意,岂但枉书勤。


得士看如许,持心定不群。

之子论交久,深衷两自知。


提携方有赖,离索遽成悲。


圣处应无数,书来肯见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