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百亩清池傍郭斜,居人行乐路人夸。


自言官长如灵运,能使江山似永嘉。


纵饮座中遗白帢,幽寻尽处见桃花。

藤梢橘刺元无路,竹杖棕鞋不用扶。

风自远来闻笑语,水分流处见江湖。

回观佛国青螺髻,踏遍仙人碧玉壶。

白酒新开九醞,黄花已过重阳。
身外傥来都是梦,醉里无何即是乡。
东坡日月长。

使君不用山鞠穷,饥民自逃泥水中。


欲将百渎起凶岁,免使甔石愁扬雄。


西湖虽小亦西子,萦流作态清而丰。

散发披襟处,浮瓜沉李杯。


涓涓流水细侵阶。


凿个池儿,唤个月儿来。

淙淙三峡水,浩浩万顷陂。


未如新塘上,微风动涟漪。


小萍加泛泛,初蒲正离离。

旧有潢污泊,今为白水塘。


笙歌闻四面,楼阁在中央。


春变烟波色,晴添树木光。

六百商于路,崎岖古共闻。


蜂房春欲暮,虎阱日初曛。


路向泉间辨,人从树杪分。

并檐开小室,仅可容一几。


东为读书窗,初日满窗纸。


衰眸顿清澈,不畏字如蚁。

绕郭云烟匝几重,昔人曾此感怀嵩。


霜林落后山争出,野菊开时酒正浓。


解带西风飘画角,倚栏斜日照青松。

竹树日已滋,轩窗渐幽兴。


人闲与世远,鸟语知境静。


春光霭欲布,山色寒尚映。

水远浮秋色,河空洗夜氛。


行随一明月,坐失两孤云。


露发此时湿,风颜何处醺。

长恨无钱买好园,好园还在屋东边。


周遭旋辟三三径,只怕芒鞋却费钱。

五湖佳处是荒寒,却为无山水更宽。


归去江南无此景,未须吃饭且来看。

两只钓船相对行,钓车自转不须萦。


车停不转船停处,特地萦车手不停。

天上云烟压水来,湖中波浪打云回。

中间不是平林树,水色天容拆不开。

半浓黛汁点遥林,微淡铅膏抹暮云。


似白如青都不是,淮南弄色五湖春。

雨里楼船即钓矶,碧云便是绿蓑衣。


沧波万顷平如镜,一只鸬鹚贴水飞。

湖堤插柳早青葱,犹带隋家旧土风。


莫笑千株尺来许,看渠揽尽夕阳红。

渔家可是厌尘嚣,结屋圆沙最尽梢。


外面更栽杨柳树,上头无数鹭鸶巢。

雨丝拂水不曾沉,一一如珠一一明。


乱走不停跳不住,忽然跳入水精瓶。

细雨初如弄隙尘,须臾化作舞空蚊。


作团面旋还分散,只见轻烟与薄云。

远远人烟点树梢,船门一望一魂消。


几行野鸭数声雁,来为湖天破寂寥。

一鸥得得隔湖来,瞥见鱼儿眼顿开。


只为水深难立脚,翩然飞下却飞回。

白苇黄芦尚带秋,长风远水几时休。


愁人对著君休问,不是愁人也作愁。

渔郎艇子入重湖,老眼殷勤看著渠。


看去看来成怪事,化为独雁立横芦。

奇哉万顷水精盆,一线青罗缘却唇。


只有向南接天去,更和一线也无痕。

馨德潜丘壑,春风是往还。


新从众香国,移种洞庭山。


孤韵真无对,千花夐莫攀。

雪里移苍斛,梢头点翠芒。


只销三日暖,便坼数花房。


紫袖染难透,琼肤晒转香。

短短熏笼小,团团锦帕围。


浮阳烘酒思,沈水著人衣。


抹利通家远,楠花具体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