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好时光。
渐天长。
正月游蜂出蜜房。

花木自成蹊。
春与人宜。
清流荇藻荡参差。

忙中己过早春时。
病因强支持。
东风簸弄花事,细柳袅烟丝。

密叶因裁吐,新花逐剪舒。


攀条虽不谬,摘橤讵知虚。


春至由来发,秋还未肯疏。

芊芊芳草望中迷,传火楼台丽日西。


飞絮轻翻遮柳陌,落花乱点暗桃溪。


琉璃波净沉鱼藻,玳瑁帘疏阻燕泥。

都城春风吹落花,都城九陌无尘沙。
貂裘公子宴何处,阑干百尺陵朝霞。


凤筝新调玉指软,黄金捍拨当胸遮。

游人欲别离,半醉对花枝。


看着春又晚,莫轻少年时。


临行记分处,回首是相思。

又见帝城里,东风天气和。


官闲人事少,年长道情多。


紫掖发章句,青闱更咏歌。

春日融融池上暖,竹牙出土兰心短。


草堂晨起酒半醒,家僮报我园花满。


头上皮冠未曾整,直入花间不寻径。

晓陌春寒朝骑来,瑞云深处见楼台。


夜来新雨沙堤湿,东上閤门应未开。

竹树无声或有声,霏霏漠漠散还凝。


岭梅谢后重妆蕊,岩水铺来却结冰。


牢系鹿儿防猎客,满添茶鼎候吟僧。

野吟何处最相宜,春景暄和好入诗。


高下麦苗新雨后,浅深山色晚晴时。


半岩云脚风牵断,平野花枝鸟踏垂。

忽地晴天作雨天,全无暑气似秋间。


看看水没来时路,渐渐云藏望处山。


风趁鹭鸶双出苇,浪催渔父尽归湾。

本为荣家不为身,读书谁料转家贫。


三年行却千山路,两地思归一主人。


络岸柳丝悬细雨,绣田花朵弄残春。

岂为无心求上第,难安帝里为家贫。


江南江北闲为客,潮去潮来老却人。


两岸雨收莺语柳,一楼风满角吹春。

未得青云志,春同秋日情。


花开如叶落,莺语似蝉鸣。


道合和贫守,诗堪与命争。

地僻春来静,深宜长者居。


好花都待晚,修竹不妨疏。


雁入湘江食,人侵晓色锄。

仙仗肃朝官,承平圣主欢。


月沈宫漏静,雨湿禁花寒。


丹荔来金阙,朱樱贡玉盘。

深巷无人昼掩扉,新晴庭院绿阴肥。


柳风吹絮河豚上,花雨沾泥海燕飞。


残睡未能消卯酒,乍暄聊得试罗衣。

西斋酒醒篆烟残,手汲新泉破月团。


芳草池塘春入梦,绿阴帘幕昼生寒。


由来中散裁书懒,老去渊明束带难。

日出吴山敛雾苍,平桡十里下横塘。


弄春草色偏宜远,绕竹溪流不觉长。


一坞人烟自花柳,千畦麦菜间青黄。

东风吹彩燕,晓色动帘旌。


迟子不时至,南楼春自生。


裁诗供帖子,阁酒听啼莺。

风壤瞻唐本,山祠阅晋馀。


水亭开帟幕,岩榭引簪裾。


地绿苔犹少,林黄柳尚疏。

桃李年年上国新,风沙日日塞垣人。


伤心更见庭前柳,忽有千条欲占春。

边声日夜合,朔风惊复来。


龙山不可望,千里一裴回。


捐扇破谁执,素纨轻欲裁。

春塍雪消龟兆坼,冻柳冰蒲俱好色。


走马城东眼乍惊,可怜前日非今日。


结交从古天地间,百年谁见一人闲。

摇轩柳态未应还,正在凭高望远间。


一夜春风吹北渚,清晨佳气满南山。


动头乐事从今数,信手诗章莫放闲。

上林花未有,中禁彩先成。


叶逐剪刀出,蕊从妆粉生。


红繁内人手,香染侍臣缨。

剥剥禽敲竹,薰薰日照花。


耳中无俗听,眼底有闲夸。


迸笋过幽草,吹香到别家。

田家春作日日近,丹杏破颣场圃头。


南岭禽过北岭叫,高田水入低田流。


桑牙将绽雾露裛,蚕子未浴箱篚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