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九真何苍苍,乃在清汉尾。


衡茅依草木,念远独伯姊。


春来众芳滋,春去众芳萎。

人间尚有薄寒侵,和气先薰草树心。


丹白自分齐破蕾,青黄相向欲交阴。


潺潺嫩水生幽谷,漠漠轻烟动远林。

钟山漠漠水洄洄,西有陵云百尺台。


万物已随和气动,一樽聊与故人来。


天边幽鸟鸣相和,地上晴烟扫不开。

昨日青青尚未齐,忽看春色满高低。


陂梅弄影争先舞,叶鸟藏身自在啼。


樵蹻踏云归旧径,渔蓑背雨向前溪。

池北池南春水生,桃花深处好闲行。


细思扰扰梦中事,何用悠悠身后名。

十年流落负归期,临水登山各有思。


今日樽前千万恨,不堪频唱鹧鸪辞。

柴门照水见青苔,春绕花枝漫漫开。


路远游人行不到,日长啼鸟去还来。

冉冉春行暮,菲菲物竞华。


莺犹求旧友,雁不背贫家。


室有贤人酒,门无长者车。

中叔风流映江左,当年桃李自光辉。


看成佛屋上云雨,不忍学宫荒蕨薇。


人物深藏青白眼,官联曾近赭黄衣。

江山也似随春动,花柳真成触眼新。


清浊尽须归瓮蚁,吉凶更莫问波臣。

谁怜旧日青钱选,不立春风玉笋班。


传得黄州新句法,老夫端欲把降幡。

眇然今日望欧梅,已发黄州首更回。


试问淮南风月主,新年桃李为谁开。

忽对林亭雪,瑶华处处开。


今年迎气始,昨夜伴春回。


玉润窗前竹,花繁院里梅。

凫舄旧称仙,鸿私降自天。


青袍移草色,朱绶夺花然。


邑里雷仍震,台中星欲悬。

裁红晕碧泪漫漫,南国春来正薄寒。


此去柳花如梦里,向来烟月是愁端。


画堂消息何人晓,翠帐容颜独自看。

珠帘从此不须开,又是兰闺梦景来。


画舫欲移先傍柳,游衫才拂已惊梅。


东郊金弹行相逐,南陌琼辀度几回。

远目随天去,斜阳著树明。


犬知何处吠,人在半山行。

急风阵阵吹白尘,著人怪底湿衣巾。


隔溪平林横素练,起从山脚萦山面。


近山如雾复如烟,远山失却只馀天。

一春两脚滞东园,柳绊花牵不暂闲。


今日酽晴天气好,杖藜看水更看山。

半晴半雨半暄凉,拖带春光未要忙。


为报州家兼县里,吾乡改作万花乡。

日影云光学镀金,好风不肯碎花阴。


人言春色醲于酒,不醉衰容只醉心。

寒久花迟也大奇,雨膏饱足土膏肥。


牡丹芍药君须记,管取花房二尺围。

金作林檎花绝秾,十年花少怨东风。


即今遍地栾枝锦,不则梢头几点红。

手种花王五百窠,半来枯瘁半萌芽。


东风未要都开了,每日教开三两花。

春寒偏勒牡丹迟,晚似常年半月期。


上巳清明同一日,那时恰好放花枝。

海棠重叶更妖斜,青帝翻腾别一家。


格外出奇人不识,大红抹利小莲花。

百舌殷勤报晓晴,花梢做出百般声。


饶渠学遍山禽语,至竟何曾学得莺。

海棠雨后不胜佳,子细看来不是花。


西子织成新样锦,清晨濯出锦江霞。

半月春晴探物华,山园走得脚酸麻。


从教三日风和雨,闭户烧香不看花。

今岁春迟雨亦然,生愁无水打秧田。


不消三日如麻脚,线样溪流浪拍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