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长亭短景无人画,老大横拖瘦竹筇。


回首断云斜日暮,曲江倒蘸侧山峰。

澹烟疏雨间斜阳,江色鲜明海气凉。


蜃散云收破楼阁,虹残水照断桥梁。


风翻白浪花千片,雁点青天字一行。

楼阁高低树浅深,山光水色暝沈沈。

嵩烟半卷青绡幕,伊浪平铺绿绮衾。

飞鸟灭时宜极目,远风来处好开襟。

江水三回曲,愁人两地情。


磨围山下色,明月峡中声。


晚后连天碧,秋来彻底清。

平野沉寒日,远村生暮烟。


离离立红树,点点散乌犍。


暂出不逾岁,告归仍一廛。

秋涛常记犯灵胥,季子双髦尚髧如。


薄饭不为明日计,短檠相对十年馀。


嗟予久合堕鬼录,怜汝犹能读父书。

奚奴前负一胡床,门巷楸梧已渐黄。


不历尘埃三伏热,孰知风露九秋凉。


萧萧浦溆渔歌晚,漠漠陂塘稻穗香。

幽居端似玉川生,茅屋支撑不更营。


青旆荒寒增酒兴,锦囊零落负诗情。


残芜色衬斜阳远,落叶飞如野鸟轻。

饱食无营过暮年,筇枝到处一萧然。


清秋欲近露沾草,新月未高星满天。


远火微茫沽酒市,丛蒲窸窣钓鱼船。

兴来信步过东陂,最爱村东物象奇。


藤杖穿云秋望处,葛衣沾露夜归时。


残声凄断蝉移树,孤影荒寒鹊绕枝。

秋晚闲愁抵酒浓,试寻高处倚枯筇。


云归时带雨数点,木落又添山一峰。


鸣雁沙边惊客橹,行僧烟际认楼钟。

日日津头系小舟,老人自懒出门游。


一枝筇杖疏篱外,占断千岩万壑秋。

红树青林带暮烟,并桥常有卖鱼船。


樊川诗句营丘画,尽在先生拄杖边。

暑雨初晴浦面宽,水亭景物卷帘看。


联舟作阵围鱼队,屈竹成篱护芡盘。


四海诸公半丘垄,百年几夕倚阑干。

病起闲无事,时来古渡头。


烟中卖鱼市,月下采莲舟。


帆鼓娥江晚,菱歌姥庙秋。

绿树暗村墟,青山绕草庐。


奉祠神禹旧,驰道暴秦馀。


浦色沉烟网,畦声入雨锄。

袅袅城笳咽,荧荧渔火青。


霜凋两岸柳,水浸一天星。


静看船归浦,遥闻雁落汀。

晚日未抛诗笔砚,夕阳空望郡楼台。


与君后会知何日,不似潮头暮却回。

金坛疏俗宇,玉洞侣仙群。


花枝栖晚露,峰叶度晴云。


斜照移山影,回沙拥籀文。

日下崦嵫外,秋生沆砀闲。


清江无限好,白鸟不胜闲。


雨过云收岭,天空月上湾。

小楼挂上绿窗棂,落日孤云万态生。


碧玉峰峦白银缘,峰峦暗处缘偏明。

入谷路萦纡,岩巅日欲晡。


岭云寒扫盖,溪雪冻黏须。


卧草跧如兔,听冰怯似狐。

魏王堤畔草如烟,有客伤时独扣舷。


妖气欲昏唐社稷,夕阳空照汉山川。


千重碧树笼春苑,万缕红霞衬碧天。

南昌城郭枕江烟,章水悠悠浪拍天。

芳草绿遮仙尉宅,落霞红衬贾人船。

霏霏阁上千山雨,嘒嘒云中万树蝉。

敞青红、水边窗外,登临元有佳趣。
薰风荡漾昆明锦,一片藕花无数。
才欲语。

南望长沙杳霭中,鹅羊只在暮云东。


天高双橹哀明月,江阔千帆舞逆风。


花暗渐惊春事晚,水流应与客愁穷。

西风吹散云头雨,斜阳却照天边树。
树色荡湖波,波光艳绮罗。


征鸿何处起,点点残霞里。

凭古城边眺晚晴,远村高树转分明。


天如镜面都来静,地似人心总不平。


云向岭头闲不彻,水流溪里太忙生。

谬忝莲华幕,虚沾柏署官。


欹危长抱疾,衰老不禁寒。


时事已日过,世途行转难。

杰阁临江试独过,侧身天地一悲歌。


苍梧风起愁云暮,高峡晴开落照多。


绿草炎洲巢翠羽,金鞭沙市走明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