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手种堂前桃李,无限绿阴青子。


帘外百舌儿,惊起五更春睡。


居士,居士,莫忘小桥流水。

桃李漫山过眼空,也曾恼损杜陵翁。


若将玉骨冰姿比,李蔡为人在下中。



寻驿使,寄芳容,垄头休放马蹄松。

妖妍天遣占年华,叹息人间有许花。


十里织成无罅锦,半天留得未残霞。


欲题直恐无才称,不见何由信客夸。

雨霁风和日渐长,小园尊酒答年光。


直令桃李能言语,何似多情睡海棠。

八方去求道,渺渺困多蹊。


归来坐虚室,夕阳在吾西。


君今秣高马,夙驾先鸣鸡。

清润玉泉冰,高明秋景晴。


妙年勤翰墨,银钩烂纵横。


蓝田生美璞,未琢价连城。

圣学鲁东家,恭惟同出自。


乘流去本远,遂有作书肆。


日中驾肩来,薄晚常掉臂。

陆沈百世师,寄食鲁柳下。


我今见诸孙,风味窥大雅。


大雅久不作,图王忽成霸。

任世万钧重,载言以为轩。

空文误来世,圣达欲无言。

咸池浴日月,深宅养灵根。

霜威能折绵,风力欲冰酒。


勤子来访道,枵然我何有。


寝兴与时俱,由我屈伸肘。

浮阳愧嘉鱼,道傍多苦李。


古来贤达人,不争咸阳市。


吾子富春秋,日月东趋水。

柳君文武甚,睨视万人豪。


老气鼓不作,卷旗解弓刀。


上为朝阳桐,下为涧溪毛。

有花无叶也孤寒,有叶无花草一般。


最是桃花饶态度,醉红娇绿恼人看。

偶逢李径一花开,从此东园日日来。


更约桃花同坼好,红红白白两相催。

看花不合在花间,外面看来锦一般。


每一团花三丈许,红花团绕白花团。

千万重山见复遮,两三点雨直还斜。


行穿锦巷入雪巷,看尽桃花到李花。

桃花夹外李当中,三径花开两径红。


独绕画檐无个事,自携团扇扑黄蜂。

药裹关心正腹烦,强排孤闷到东园。


行穿一一三三径,来往红红白白间。


绕树仰看浑不见,隔溪回望不胜繁。

桃李今春胜去春,添新换旧却重新。


冥搜奇特根窠底,妙简团栾树子匀。


移处带花非差事,登时著子亦娱人。

醉眼纷纷桃李过,雄蜂雌蝶同时。
一生心事杏花诗。
小桥春寂寞,风雨鬓成丝。

桃李名园开夜宴,樽前烛影摇红。
璚枝碧月锦帘栊。
香寒心字篆,花暖肉屏风。

山源夜雨度仙家,朝发东园桃李花。


桃花红兮李花白,照灼城隅复南陌。


南陌青楼十二重,春风桃李为谁容。

廉纤小雨久于梅,喜得晴新亦快哉。


五色波光丽鳷鹊,十分云气近蓬莱。


旌旗侧畔宫墙转,戈戟丛中武库回。

赤白桃李花,先皇在时曲。


欲向西宫唱,西宫宫树绿。

后园桃李花,灼灼复皎皎。


南枝开已繁,北枝萦尚少。


花萼相辉映,根本自钩绕。

桃李因风花满枝,因风桃李却离披。


惨舒相继不离手,忧喜两般都在眉。


泰到盛时须入蛊,否当极处却成随。

西望飞花千树暗,东来芳蕊一番新。


行人不惜泥涂倦,喜见年光两处春。

寄语玄都观里花,饶君繁丽夺朝霞。


刘郎想到长安日,葵麦风前一叹嗟。

日惨东风正怒号,小园寂寂闭蓬蒿。


可能春色如人事,独发玄都观里桃。

蜀天寒破让芳晨,雪花霞跗次第新。


解把清香与行路,教人长忆故园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