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每得君诗如得书,宣心写妙书不如。


眼前百种无不有,知君一以诗驱除。


传闻都下十日雨,青泥没马街生鱼。

空山学仙子,妄意笙箫声。


千金得奇药,开视皆豨苓。


不知市人中,自有安期生。

嘉谷卧风雨,稂莠登我场。


陈前漫方丈,玉食惨无光。


大哉天宇间,美恶更臭香。

异时长笑王会稽,野鹜膻腥污刀几。


暮年却得庾安西,自厌家鸡题六纸。



二子风流冠当代,顾与儿童争愠喜。

草书妙绝吾所兄,真书小低犹抗行。


论文作诗俱不敌,看君谈笑收降旌。


去年逾月方出昼,为君剧饮几濡首。

夜光明月非所投,逢年遇合百无忧。


将军百战竟不侯,伯郎一斗得凉州。



翘关、负重君无力,十年不入纷华域。

吟诗莫作秋虫声,天公怪汝钩物情,使汝未老华发生。


芝兰得雨蔚青青,何用自燔以出馨。


细书千纸杂真行,新音百变口如莺。

平明坐衙不暖席,归来闭阁闲终日。


卧闻客至倒屣迎,两眼蒙笼馀睡色。


城东泗水步可到,路转河洪翻雪白。

公老我亦衰,相见恨不数。


临行一杯酒,此意重山岳。


歌词白纻清,琴弄黄钟浊。

长安小吏天所放,日夜歌呼和丞相。


岂知后世有阿瞒,北海樽前捉私酿。


先生未出禁酒国,诗语孤高常近谤。

麦穗人许长,谷苗牛可没。


天公独何意,忍使蝗虫发。


驱攘著令典,农事安可忽。

我公厌富贵,常苦勋业寻。


相期赤松子,永望白云岑。


清风出谈笑,万窍为号吟。

百年三万日,老病常居半。


其间互忧乐,歌笑杂悲叹。


颠倒不自知,直为神所玩。

并生天地宇,同阅古今宙。


视下则有高,无前孰为后。



达人千钧弩,一弛难再彀。

朱门有遗啄,千里来燕雀。


公家冷如冰,百呼无一诺。



平生亲友半迁逝,公虽不怪旁人愕。

忆昔子美在东屯,数间茅屋苍山根。


嘲吟草木调蛮獠,欲与猿鸟争啾喧。


子今憔悴众所弃,驱马独出无往还。

吾虽不善书,晓书莫如我。


苟能通其意,常谓不学可。



貌妍容有矉,璧美何妨椭。

薄宦驱我西,远别不容惜。


方愁后会远,未暇忧岁夕。


强欢虽有酒,冷酌不成席。

都城日荒废,往事不可还。


惟馀古苑石,漂散尚人间。


公来始购蓄,不惮道里艰。

江夏无双种奇茗,汝阴六一夸新书。


磨成不敢付僮仆,自看雪汤生玑珠。


列仙之儒瘠不腴,只有病渴同相如。

携文过我治平间,雾豹当时始一斑。


闻道吹嘘借馀论,故教流落得生还。


清篇带月来霜夜,妙语先春发病颜。

蒜山渡口挽归艎,朱雀桥边看道装。


供帐已应烦百两,击鲜毋久溷诸郎。


问禅时到长干寺,载酒闲过绿野堂。

但闻烟外钟,不见烟中寺。


幽人行未已,草露湿芒屦。


惟应山头月,夜夜照来去。

士固未易料,世乃有若人。


高标与旷怀,岂复容疏亲。


邂逅京尘中,握手一笑新。

宦游早日阙相闻,一面那知乃尔勤。


秋钓清滩方入梦,晓穿细仗又逢君。


骤看落笔惊风雨,便拟同舟卧水云。

宇内寓形财几时,西山俄已迫斜晖。


百年过隙古所叹,众口铄金胡不归。


已是平生行逆境,更堪末路践危机。

赵州行脚我安能,闲却床边六尺藤。


钓阁卧听西涧雨,棋轩遥见北村灯。


平生爱睡如甘酒,晚岁忧谗剧履冰。

探梅方忆雪中归,转眼青青子满枝。


筑圃漫为娱老计,襞笺又赋送春诗。


乞身何日还初服,坐食终年愧圣时。

芋栗多储煮复煨,一尘那许到灵台。


虹穿道室炉丹熟,龙吼空山匣剑开。


蹑屩未成游地肺,掩扉聊欲隐天台。

祠禄恩宽亦例沾,屏居怀抱苦厌厌。


戍边事往功名忤,迎客儿扶老病兼。


遇兴榜舟无远近,破愁沽酒任酸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