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乘鲤琴高采掇新,蔚蓝天上少红尘。


黄姑渚畔湔裙水,不是人间妒妇津。

瑶池阿母惜幽芳,青鸟东来未许将。


小玉双成都睡去,一枝传自段安香。

淩波微步洛川傍,合与江梅竞晚芳。


不见当年林处士,西湖配食水仙王。

小娉婷清铅素靥,蜂黄暗偷晕,翠翘鼓鬓。
昨夜冷中庭,月下相认,睡浓更苦凄风紧。
惊回心未稳,送晓色、一壶葱茜,才知花梦准。

窗外捎溪雨响。
映窗里、嚼花灯冷。
浑似潇湘系孤艇。

白玉搔头坠髻松。
怯冷翠裙重。
当时离佩解丁东。

云深山坞,烟冷江皋,人生未易相逢。
一笑灯前,钗行两两春容。
清芳夜争真态,引生香、撩乱东风。

空江浪阔。
清尘凝、层层刻碎冰叶。
水边照影,华裾曳翠,露搔泪湿。

小娉婷,清铅素靥,蜂黄暗偷晕。
翠翘敧鬓。
昨夜冷中庭,月下相认。

一江烟水照晴岚,两岸人家接画檐。
芰荷丛一船秋光淡。


看沙鸥舞再三,卷香风十里珠帘。

色界香尘付八还,正观不起况邪观。


花前犹有诗情在,还作凌波步月看。

一声梧叶一声秋,一点芭蕉一点愁,三更归梦三更后。
落灯花,棋未收,叹新丰逆旅淹留。
枕上十年事,江南二老忧,都到心头。

九分恩爱九分忧,两处相思两处愁,十年迤逗十年受。


几遍成几遍休,半点事半点惭羞。


三秋恨三秋感旧,三春怨三春病酒,一世害一世风流。

净色只应撩处士,国香今不落民家。


江城望断春消息,故遣诗人咏此花。

瘴土风烟那有此,却疑姑射是前身。


冰肌玉骨谁消得,付与霜台衣绣人。

十月西湖冰齿凉,梅间松下小齐房。


幽芳靓色天为笑,落莫南来也自香。

蝇头老子五千言,鹤背扬州十万钱。
白云两袖吟魂健,赋庄生《秋水》篇,布袍宽风月无边。
名不上琼林殿,梦不到金谷园,海上神仙。

天边白雁写寒云。
镜里青鸾瘦玉人。
秋风昨夜愁成阵。

仙人缃色裘,缟衣以裼之。


青帨纷委地,独立东风时。


吹香洞庭暖,弄影清昼迟。

南朝一片伤心雨。
总被垂杨留住。
水村山郭,红桥倚遍,极目乱飘金缕。

凌波步,怨赤鲤、不与传缄素。
空将泪滴珠玑,脉脉含情无语。
瑶台路永,环佩冷,江皋荻花雨。

痴妒封家十八姨,不争好恶故相欺。


沅湘日暮波涛起,翠荡瑶翻欲渡迟。

依依楚月傍孤芳。
梦魂长。
盈盈罗袜忆三湘。

翠带仙仙云气凝,玉盘清露泻金精。
最是夜深人入定,相映。
满窗凉月照娉婷。

灵均去矣,向潇湘、留得千秋颜色。
犹有平生迟暮感,况是霏霏雨雪。
玉色温温,金心的的,人与花同德。

落落奇花未吐,离离瑶草偏幽。
蓬山元是不知秋。
却笑人间春瘦。

香雾湿云鬟。
蕊佩珊珊。
酒醒微步晚波寒。

缥缈波明洛浦,依稀玉立湘皋。
独将兰蕙入离骚。
不识山中瑶草。

昨夜蓝田采玉游。
向阳瑶草带花收。
如今风雨不须愁。

剪剪春水出万壑,和春带出芳丛。
谁分弱水洗尘红。
低回金叵罗,约略玉玲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