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天末残霞卷暮红。
波间时见没凫翁。
斜风细雨家何在,老矣生涯尽个中。

卅年不到城东去,云水空蒙接远天。


野岸新蜩鸣偶尔,山门枯木尚依然。


已非昔日僧迎客,犹记当初柳系船。

侵晓城东泛画桡。
天光云影碧迢迢。
少长同游随处好。

清溪一带城东路,新蜩乍鸣高柳。
五里蒹葭,数声啼鸟,正是薰风时候。
将船载酒。

横截西山一叶轻,晓奁初发镜中行。


异时常作玻璃观,却恐丹青画不成。

已凉时节未霜前,十里平湖共酒船。


岩岫涌寒清澈水,芰荷翻浪绿连天。


百年过眼真聊尔,一笑投怀岂适然。

飘飖一叶,看山容如枕,波痕如簟。
谁道长江千里直,尽入襟头舒卷。
暮霭初收,月华新浴,风定波微剪。

风软扁舟稳,行依绿水堤。


孤尊秋露滑,短棹晚烟迷。


夜静月初上,江空天更低。

新波得雨夜来添,淑景撩人意思恬。


三月光阴须解惜,一村花柳漫相淹。


踏青湖岸春衫薄,烧笋僧厨野饭甜。

莫话南征,船头转、三千馀里。
未叹此、浮生飘荡,但伤佳会。
满眼青山芳草外,半篙碧水斜阳里。

晴光转树,晓气分岚,何人野渡横舟。
断柳枯蝉,凉意正满西州。
匆匆载花载酒,便无情、也自风流。

绿源去未穷,夹岸树蒙蒙。


弱蔓低侵水,残芳不隐丛。


浣衣思越妇,折笋拟江童。

轻舟与客归,竹下闲棋局。


煮鲎吴味新,篘醪楚酿熟。


风吹山雨来,冷射肤生粟。

藤竹绕城阴,烟梢拂濠水。


山禽时一鸣,楚客孤舟里。


孤舟穿绿荷,猎猎雨新过。

眉洲屿隔雪涛中,闻此山川仿佛同。


但是至人游息地,邦人处处作离宫。

湖波烟雨绿如蓝,小

本朝耆旧数吾宗,老监轩昂洛社中。


后五百年人定说,过江复有戴花翁。

稚子呼牛妇馌耕,早秧水足麦风清。


老农喜极还垂涕,白首安知再太平。

溪北溪南一雨通,山村佳处便掀篷。


老身不怕无安处,著在渔翁保社中。

弟兄玉映更珠联,岂减玄晖与惠连。


却笑汉人无具眼,羡它李郭作神仙。

桥低水涨过船难,旋拆船篷复旋安。


未免屈蟠篷底坐,谁教君爱切云冠。

向来平勃颇相知,使粤归来岁月移。


只以一篙为导从,亦无剑马可相随。

退之岁晚南溪上,把钓联诗得几回。


便与乌衣群从约,及身强健更频来。

少游款段何从借,伯厚鸡栖未易求。


看取后村翁简径,百钱聊税一渔舟。

虽沉璧马计安施,倏忽桑田变渺弥。


说与神通君看取,潮头不到艮山祠。

蜻蛉小泊断桥东。
人在橹声中。
水面残霞飞不定,春波静、暝翠玲珑。

兰桡轻点春流碧。
蘸垂杨、丝丝无力。
百顷簟纹,一泓香黛,人在短篷吹笛。

满船歌吹拂春湾,天外晴霞水底斑。


谁信飞觞临绮席,独能回首望青山。


东门车马匆匆别,西洛风烟寂寂闲。

繁华两佳节,邂逅适同时。


雅俗共为乐,风光如有期。


晓烟新里巷,春服满津涯。

叶下宫槐老,云飞洛浦秋。


复陪元礼棹,却望仲宣楼。


曲岸迷频转,遥山碎不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