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西园花落深堪扫,过眼韶华真草草。
开时寂寂尚无人,今日偏嗔摇落早。


昨朝却走西山道,花事山中浑未了。

今年花事垂垂过,明岁花开应更亸。
看花终古少年多,只恐少年非属我。


劝君莫厌尊罍大,醉倒且拚花底卧。

凌歊台上青青麦。
姑熟堂前馀翰墨。
暂分一印管江山,稍为诸公分皂白。

翰林本是神仙谪。
落帽风流倾座席。
坐中还有赏音人,能岸乌纱倾大白。

少年得意从军乐。
晚岁天教闲处著。
功名富贵久寒灰,翰墨文章新讳却。

青壶乃似壶中谪。
万象光辉森宴席。
红尘闹处便休休,不是个中无皂白。

秦人占得桃源地。
说道花深堪避世。
桃花湾内岂无花,吕政马来拦不住。

歌时宛转饶风措。
莺语清圆啼玉树。
断肠归去月三更,薄酒醒来愁万绪。

桃溪不作从容住,秋藕绝来无续处。
当时相候赤阑桥,今日独寻黄叶路。


烟中列岫青无数,雁背夕阳红欲暮。

玉奁收起新妆了。
鬓畔斜枝红袅袅。
浅颦轻笑百般宜,试着春衫犹更好。

雪云乍变春云簇。
渐觉年华堪送目。
北枝梅蕊犯寒开,南浦波纹如酒绿。

惊沙猎猎风成阵,白雁一声霜有信。
琵琶肠断塞门秋,却望紫台知远近。


深宫桃李无人问,旧爱玉颜今自恨。

清琴再鼓求凰弄。
紫陌屡盘骄马鞚。
远山眉样认心期,流水车音牵目送。

罗襟粉汗和香浥。
纤指留痕红一捻。
离亭再卜合欢期,寻见石榴双翠叶。

朝来着眼沙头认。
五两竿摇风色顺。
佳期学取弄潮儿,人纵无情潮有信。

嫣然何啻千金价。
意远态闲难入画。
更无方便只尊前,说尽牵情多少话。

佩环声认腰肢软。
风里麝熏知近远。
此身常羡玉妆台,得见晓来梳画面。

银簧雁柱香檀拨。
镂板三声催细抹。
舞腰轻怯绛裙长,羞按筑球花十八。

张灯结绮笼驰道。
六六洞天连夜到。
韶华吹断紫云回,怊怅人间新梦觉。

津亭薄晚张离燕。
红粉□歌持酒劝。
歌声煎泪欲沾襟,酒色□□□□□。

矫矫临清泚,蒙蒙认翠微。


绨春生客袖,铁冷上戎衣。


柳眼惊何老,梅花觉半肥。

昏鸦何处落,野渡少人行。


黄叶声在地,青山影入城。


江湖行客梦,风雨故乡情。

客影鱼千里,年华柳十围。


白云栖石密,黄鹄出烟微。


江海秋风老,湖山晚日晖。

轻牙低掌随声听。
合调破空云自凝。
姝娘翠黛有人描,琼女分鬟待谁并。

檀槽碎响金丝拨。
露湿浔阳江上月。
不知商妇为谁愁,一曲行人留晚发。

去年春入芳菲国。
青蕊如梅终忍摘。
阑边徒欲说相思,绿蜡密缄朱粉饰。

楼下雪飞楼上宴。
歌咽笙簧声韵颤。
尊前有个好人人,十二阑干同倚遍。

西湖杨柳风流绝。
满缕青春看赠别。
墙头簌簌暗飞花,山外阴阴初落月。

人意共怜花月满。
花好月圆人又散。
欢情去逐远云空,往事过如幽梦断。

青钱贴水萍无数。
临晓西湖春涨雨。
泥新轻燕面前飞,风慢落花衣上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