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树色川光向晚晴,旧曾游处事分明。
鼠穿月榭荆榛合,草掩花园畦垄平。
迹陷黄沙仍未寤,罪标青简竟何名。

常闻玉泉山,山洞多乳窟。


仙鼠如白鸦,倒悬清溪月。


茗生此中石,玉泉流不歇。

地涌西山脉,名标禁御泉。


百层飞作雨,万顷汇成渊。


润下终归海,源高却自天。

芙蓉殿俯御河寒,残月西风并马看。


十里松杉清绝处,不知晓雪在西山。

云树玉泉寺,肩舁半日程。


更无人作伴,只共酒同行。


新叶千万影,残莺三两声。

湛湛玉泉色,悠悠浮云身。


闲心对定水,清静两无尘。


手把青筇杖,头戴白纶巾。

遇客多言爱山水,逢僧尽道厌嚣尘。


玉泉潭畔松间宿,要且经年无一人。

玉泉南涧花奇怪,不似花丛似火堆。


今日多情唯我到,每年无故为谁开。


宁辞辛苦行三里,更与留连饮两杯。

泉喷声如玉,潭澄色似空。


练垂青嶂上,珠泻绿盆中。


溜滴三秋雨,寒生六月风。

楚俗物候晚,孟冬才有霜。


早农半华实,夕水含风凉。


遐想云外寺,峰峦渺相望。

望秩宣王命,斋心待漏行。


青衿列胄子,从事有参卿。


五马寻归路,双林指化城。

指涂跻楚望,策马傍荆岑。


稍稍松篁入,泠泠涧谷深。


观奇逐幽映,历险忘岖嵚。

玉泉寺为故净空院。
南齐建元中,僧昙起说法于此,龙王来听,为之抚掌出泉,遂建龙王祠。
晋天福三年,始建净空院于泉左。

新诗清水出芙蓉,南国才人陆士龙。


老去衡门饶寂阒,病来尘榻愧过从。


汤汤流水琴中思,种种繁霜镜里容。

玉人将远别,投赠琼敷篇。


惠而能好我,裴徊病榻边。


感此万里行,曷月重周旋。

玉泉何澄清,银河移在地。


戢戢万鱼头,空行渺无际。


红鳞色陆离,白小影摇曳。

巨灵劈石迸流泉,万丈虹霓著地悬。


怒卷风雷趋瀚海,细分脉络贯长川。


千岩溅沫云应湿,一鉴澄空月正圆。

潋滟晴光动碧虚。
一方清镜照诗臞。
□□玉麈三三法,水漾金鳞六六鱼。

只到潇湘水,洞庭湖未游。


饮泉看月别,下峡听猿愁。


讲不停雷雨,吟当近海流。

欲息人天籁,都沉车马音。


风铃呶忽语,午塔闲无阴。


久坐槛生暖,忘言意转深。

渡洛南观喷玉泉,千峰万峰遥相连。


中间一道长如雪,飞入寒潭不记年。

苍崖双起秋云齐,乱峰迸出如攒犀。


石棱涩不容马蹄,下马步入荆榛蹊。


瀑泉沃雪拖白霓,落潭横引成清溪。

紫霞之佩绿玉筇,鞭笞鸾凤八极空。
碧泓照人悬万瞳,黄冠无数趋下风。


自言试邑沧海东,飘忽风雨倾槐宫。

烧却门符纸,匝地竞如蚁。


青眉稚齿儿,堂上诵夫子。


余也亦皇皇,趁时治山水。

却说孙权求计于吕蒙。
蒙曰:“吾料关某兵少,必不从大路而逃,麦城正北有险峻小路,必从此路而去。
可令朱然引精兵五千,伏于麦城之北二十里;彼军至,不可与敌,只可随后掩杀。

石池本清冽,映日更明透。


畜鱼不得藏,巨细百尾凑。


在水若空游,一一见肥瘦。

清玄道士骑黄鹤,曾向春班趁早朝。


香动螭头云气暗,路回龙尾佩声遥。


还山去采泉中玉,洗耳终亡树上瓢。

寺古碑残不记年,清池媚景且留连。


金鳞惯爱初斜日,玉乳长涵太古天。


投饵聚时霞作片,避人深处月初弦。

平生半为山淹留,马上欲去还回头。


两京尘路一双鬓,不见玉泉千万秋。

御园修竹传名久,嫩筱抽梢早出墙。


雨涤微尘新浥翠,风穿密叶澹闻香。


低侵幽涧波添绿,静幂虚窗影送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