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浮生万法本悠哉,大笑羲娥转毂催。


官事已邀痴作伴,春风应共老俱来。


云容雪意将诗问,柳眼花心待酒媒。

积雪锢万瓦,云容如死灰。


岂惟梅柳寒,小槽冰春醅。


东风乃多事,仍将六花来。

碧瓦朱甍上牛斗,妙墨新题森锁钮。


使君笔力挽春来,一夜飞花暗梅柳。


南山与楼相对高,向来千载争雄豪。

择蔬翻饼闹残更,儿女喧喧短梦惊。


想得春风连夜到,东禅粥鼓忽分明。

百年能有几春光,只合都将付醉乡。


衰病豁除千日外,尚馀三万五千场。

十分佳景媚冬残,好事天心不复悭。


已遣梅花斜竹外,更飘瑞叶向人间。


渔蓑晚色都堪画,羌笛春光亦度关。

候管灰初动,条风已发春。


万灵归化育,一气验平均。


农事牛先示,人情蠖欲伸。

元日兼春日,霜寒又雪寒。


并烦传菜手,同捧颂椒盘。


叠膝稀穿履,扶头懒正冠。

荒村乱后耕牛绝,城郭春来见土牛。


家业苟存乡井恋,风尘先幸甲兵休。


未能布德惭时令,聊复题诗写我忧。

天涯霜雪叹春迟,春到天涯思转悲。


破屋多时空杼轴,东风无力起苍痍。


周王车驾穷南服,汉将旌旗守北陲。

才见春归春又来,春风如旧鬓毛衰。


梅花未放天机泄,萱草先将地脉回。


渐老光阴逢世难,经年怀抱欲谁开?


孤云渺渺亲庭远,长日斑衣羡老莱。

腊意中宵尽,春容傍晓生。


野塘冰转绿,江寺雪消晴。


农事占泥犊,羁怀听谷莺。

坐拥红炉尚怯寒,边城况是铁衣单。


营中午夜犹传箭,马上通宵不解鞍。


主将拥麾方得意,迂儒抚剑谩兴叹。

朔吹号寒激箭锋,初春凛凛似严冬。


层冰未泮江头水,积雪还迷天外峰。


闲对青铜搔白发,却思金屋赐黄封。

击罢泥牛物候新,一鞭分与万家春。


未萌草木先回润,久屈龙蛇渐觉伸。


对景谩倾银瓮酒,看花遥想玉京人。

年去年来白发新,匆匆马上又逢春。


关河底事空留客,岁月无情不贷人。


一寸丹心图报国,两行清泪为思亲。

春如有意。
未接年华春已至。
春事还新。

丝金缕翠幡儿小。
裁罗捻线花枝袅。
明日是新春。

衡山县下春日雨,远映青山丝样斜。


容易江边欺客袂,分明沙际湿年华。


竹林路隔生新水,古渡船空集乱鸦。

青镜流年,客中一倍关心早。
加餐音到,入夜灯花笑。
街鼓隆隆,已是春来了。

负却韶光,十年眼冷花丛里。
玉笙寒彻梦惊回,著处东风矣。
犹是当时春意。

轻轻细雪点枯池,袅袅东风拂树枝。


春到草根人未觉,夜来先有蛰蛙知。

鬼门竹管动轻灰,春色先从地底来。


月落江城闻画角,五更残梦一时回。

一二三四五六七,万木生芽是今日。


远天归雁拂云飞,近水游鱼迸冰出。

吴门此去逾千里,湘浦离来想数旬。


只见风师长占路,不知青帝已行春。


危怜坏堞犹遮水,狂爱寒梅欲傍人。

又新正过了,问东风、消息几时来。
笑春工多思,留连底事,犹未轻回。
应为瑶刀裁剪,容易惜花开。

畅晴和、好是今朝。
律转青阳,冶叶昌条。
暖入屠苏,宜春剪字,彩胜云翘。

花气袭人喜欲狂。
花前对酒乐非常。
美人名字有余香。

南北从来气候差。
立春杨柳未舒芽。
洞中先见素馨花。

密叶因裁吐,新花逐剪舒。


攀条虽不谬,摘橤讵知虚。


春至由来发,秋还未肯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