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茶灶本笠泽,飞来摘茶国。


堕在武夷山,溪心化为石。

月夜乘醉来,垂竿曲溪曲。


水清无寸鳞,钓得半轮玉。

谁将点漆金,铸作孤竹笛。


林外吹一声,震落千峰石。

大隐翠屏孤,何许最正面。


日落未落时,亭上来相见。

鍊玉云粘杵,朝真露湿衣。


一声半夜鹤,月里羽人归。

乱石堆成玉,双峰便是门。


莫将尘底脚,踏涴坞中云。

一老说谈话,诸君未要眠。


开窗放山月,把酒奏溪泉。

梦里长逢孟,羹中亦见颜。


痴儿入吾室,真作采薇看。

学子可怜生,远来参老子。


仁智若为谈,指似秋山水。

忆我南溪北,千岩万壑亭。


妒渠紫阳叟,诧杀一峰青。

观棋不作秋,观斫不作石。


要知丽泽功,祇个是消息。

精舍何曾远,只在九曲北。


渔艇若不来,弱水万里隔。

琴书四十年,几作山中客。


一日茅栋成,居然我泉石。

一杯山馆酒,十载岁寒心。
病起怀君切,文成望我深。
江湖方远历,丘壑且幽寻。

孤云出岫岂求伴,锡杖凌空自要飞。


为问庭松尚西指,不知老奘几时归。

断桥隔胜践,脱屦欣小揭。


瘴花已繁红,官柳犹疏细。


斜川二三子,悼叹吾年逝。

惯游山水住南州,行尽天台及虎丘。


惟有上强精舍寺,最堪游处未曾游。

落日山水好,漾舟信归风。


探奇不觉远,因以缘源穷。


遥爱云木秀,初疑路不同。

寂寞衡门傍水开,放翁曳杖此徘徊。


林疏时见钓篷过,风急忽闻菱唱来。


讲罢绳床悬麈柄,斋馀童子供茶杯。

山如嵩少三十六,水似邛郲九折途。


我老正须闲处著,白云一半肯分无。

齐民本自乐衡门,水旱那知不自存。


圣主忧勤常旰食,烦公一一报曾孙。

身闲剩觉溪山好,心静尤知日月长。


天下苍生未苏息,忧公遂与世相忘。

蝉蜕岩间果是无,世人妄想可怜渠。


有方为子换凡骨,来读晦庵新著书。

先生结屋绿岩边,读易悬知屡绝编。


不用采芝惊世俗,恐人谤道是神仙。

夜阑黄叶寺,瓶锡两俱能。


松下石桥路,雨中山殿灯。


茶炉天姥客,棋席剡溪僧。

禅房无外物,清话此宵同。


林彩水烟里,涧声山月中。


橡霜诸壑霁,杉火一炉空。

四城有顿踬,三世无极已。


浮欢昧眼前,沈照贯终始。


壮龄缓前期,颓年迫暮齿。

昏旦变气候,山水含清晖。


清晖能娱人,游子憺忘归。


出谷日尚早,入舟阳已微。

琢情青阁影迷空,画舫珠帘半避风。


缥缈香消动鱼钥,玲珑枝短结甃红。


同时蝶梦银河里,并浦鸾潮玉镜中。

震泽分波入,垂虹隔水看。


何须小风起,生怕牡丹寒。


政坐诸峰好,端令落笔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