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笑撚红梅亸翠翘,扬州十里最妖饶。


夜来绮席亲曾见,撮得精神滴滴娇。



娇后眼,舞时腰,刘郎几度欲魂消。

辽海曾从化鹤丁,百年尘土污巾瓶。


万山深处遇行李,再拜起时如醉醒。


绿树岩前开药笈,白驴背上指丹经。

岭头卢老一炉灰,长短根茎各自栽。


轻贱已消先世业,知君海上去仍回。

遗恨横苍翠。
算年时、多情海日,见人憔悴。
满目江山残金粉,叟也何尝能寐。
知是商山四老翁,来吾梦里一相逢。
凤凰千仞当年事,独在平生寤寐中。
寺访灵泉山路长,赋诗因得话莲塘。
林间度竹风无暑,涧里流花水带香。
静胜携筇终日款,闲来坐石满襟凉。

鹤骨霜髯心已灰,青松合抱手亲栽。

有一老翁老无齿,处处无人问年纪。


白发如丝向下垂,一双眸子碧如水。



不裹头,又无履,相识虽多少知己。

物生有象象乃滋,梦、幻无根成斯须。


方其梦时了非无,泡、影一失俯仰殊。



清露未晞电已徂,此灭灭尽乃真吾。

安州老人心似铁,老人心肝小儿舌。


不食五谷惟食蜜,笑指蜜蜂作檀越。


蜜中有诗人不知,千花百草争含姿。

往子为御史,伊余忝拾遗。


皆逢盛明代,俱登清近司。


予系玉为佩,子曳绣为衣。

柯山老人九十馀,乱发不栉瘦如枯。


百穿千结一布裤,得酒一吸辄倒壶。


自言少年不蓄孥,有钱径付酒家垆。

地僻林深客到稀,高舂未起闭柴扉。


新松郁郁三千本,密竹萧萧一尺围。


溪叟旋分菰米滑,山童新采蕨芽肥。

昔闻若耶村,意象乃物外。


皤然阡陌间,来往几鲐背。


无论百岁翁,甲子数至再。

飒飒长眉绿覆肩,欲推寿数意茫然。


若非楚国庚寅岁,定是尧时丙子年。


铜笛一声惊宿鹭,蒲帆数幅破晴烟。

生世不把笔,残年惟灌园。


赁舂来并舍,卖画到前村。


勤苦供租税,清贫遗子孙。

武昌老人七十馀,手把庾令相问书。


自言少小学吹笛,早事曹王曾赏激。


往年镇戍到蕲州,楚山萧萧笛竹秋。

何事花前泣,曾逢旧日春。


先皇初在镐,贱子正游秦。


拨乱干戈后,经文礼乐辰。

老人低心逐年少,年少还为老人调。


两家挟诈自相欺,四海伤真谁复诮。


翻手作云覆手雨,当面输心背面笑。

河上老人坐古槎,合丹只用青莲花。


至今八十如四十,口道沧溟是我家。

双峰褐衣久,一磬白眉长。


谁识野人意,徒看春草芳。

啜羹不如放麑,乐羊终愧巴西。


欲问老翁归处,帝乡无路云迷。

短世风惊雨过,成功梦迷酒酣。


草玄不妨准易,论诗终近周南。

淡溪居士登九龄,朱颜青鬓如后生。
横拖仙人绿玉杖,倒诵上帝黄庭经。

璇霄仙籍书姓名,丹霞染诰金花绫。

不到蓬莱又几时,凉花渐盛暑花稀。


我来不是忘归去,忘却来时况道归。

黑龟赤凤早逢师,白发苍颜老不衰。


丹鼎一丸深自秘,紫芝三叶却先知。


烟熏晴日云容薄,色凝秋霜玉性奇。

汉铸九金神鼎,隋书小字莲经。
刚风劫火转青冥。
护守应烦仙圣。

边箭收声江不波,庐山高处与天摩。


向来只作青鞋计,此去无如紫诏何。


尘满庾楼烦剪拂,经馀莲社更摩挲。

东明大士,吾家老子,是一元知非二。
共携甘雨趁生朝,做万里、丰年欢喜。


司空山上,长沙星里,乞与无边祥瑞。

雪花一尺江南北。
薪尽炊无粟。
老仙活国试刀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