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困睫蒙蒙渴煮茶,系船来叩野人家。


风翻翠浪千畦麦,水漾红云一坞花。


健犊破荒耕荦确,幽禽除蠹啄槎牙。

小孤山畔峭帆风,又见烟鬟缥缈中。


万里客经三峡路,千篇诗费十年功。


未尝满箸蒲芽白,先看堆盘鲙缕红。

玻瓈江上送残春,叠鼓催帆过玉津。


蜀苑莺花初破梦,巴山风月又关身。


幅巾久已忘朝帻,短剑惟思隐市尘。

旅食何妨美蕨薇,夕阳来叩野人扉。


萧萧短鬓秋初冷,寂寂空村岁荐饥。


蓼岸刺船惊雁起,烟陂吹笛唤牛归。

水殿西头起砌台,绿杨闹处杏花开。


箫韶本与人同乐,羽卫才闻岁一来。


鹢首波生涵藻荇,金铺雨后上莓苔。

圣主忧民罢露台,春风别苑昼常开。


尽除曼衍鱼龙戏,不禁刍荛雉兔来。


水鸟避人横翠霭,宫花经雨委苍苔。

江蓠芳杜满沙汀,道士庄前酒半醒。


上下风烟还竟日,往来鱼鸟各忘形。


归人薄晚常争渡,病叶先秋亦自零。

萧萧菰蒲如荻林,五月已觉秋意深。


烟波灭没有渔艇,浦溆飞鸣多水禽。


稽山出云极奇变,陆子岸帻方微吟。

故故催诗衬雨篷,悠悠破梦隔云钟。


遥看渔火两三点,已过暮山千万峰。


老矣自应埋病骨,归哉莫念抗尘容。

六十齿发衰,岁月如逝波。


秦王酒瓮边,知复几经过。


欣然舍画楫,仄步扪青萝。

玄云吞落日,大风东北起。


隔林鸣两鸠,当道行众蚁。


晴来未三日,雨候乃复尔。

昔我过此时,荷花粲云锦。


今我复来游,霜露已凄凛。


乡邻福苦薄,积雨败垂稔。

软炊豆饭可支日,厚絮布襦聊过冬。


闾巷家家歌圣泽,子孙世世业春农。

卖薪自可了盐酪,治地何妨栽果蔬。


我老钝顽请半俸,此渠只有不能如。

老人不复事农桑,点数鸡豚亦未忘。


洗脚上床真一快,稚孙渐长解烧汤。

水生浦溆多浮鸭,风急汀洲有断鸿。


渺渺江天无限景,一时分付与樵翁。

稽山翠入家家窗,此家清绝无与双。


丹葩绿树锦绣谷,清波白石玻璃江。


一堤茂草有眠犊,数掩短篱无吠尨。

泽园霜露晚,孤村烟火微。


本去官道远,自然人迹稀。


木落山尽出,钟鸣僧独归。

木落草摇洲渚昏,泊船深闭雨中门。


回灯只欲寻归梦,儿女纷纷强笑言。

水亭凉气多,闲棹晚来过。


涧影见松竹,潭香闻芰荷。


野童扶醉舞,山鸟助酣歌。

一片春愁待酒浇。
江上舟摇,楼上帘招。
秋娘渡与泰娘桥,风又飘飘,雨又萧萧。

一叶渔船两小童,收篙停棹坐船中。


怪生无雨都张伞,不是遮头是使风。

野寺隔疏樾,远舟见深殿。


独径通绝崖,长萦度微线。


曩游携童弱,攀岸已震眩。

地锦花铺地锦衣,碧茸上织紫花枝。


垂杨舞罢莺停唱,不卷华絪待阿谁。

两月青山不暂离,入城未见有山时。


万峰送我都回去,只有鸡笼未肯辞。

南风久别忽言还,又苦河流九曲湾。


若要顺风兼顺水,柂头背指谢家山。

渭川千顷在诗胸,不管屠羊肆里空。


踏破菜园妨底事,莫教踏到竹园中。

南风作雨北风休,岂是春云得自由。


只者天时过湖得,长年报道不须愁。

初受遥山献画图,忽然卷去淡如无。


莫欺老眼犹明在,和雾和烟数得渠。

行人都上半山青,记得前朝傍险行。


左右回身看不彻,两边已失一滩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