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岳鄂王死,狱卒隗顺负其尸,逾城至北山以葬。
后朝廷购求葬处,顺之子以告。
及启棺如生,乃以礼服殓焉。

西泠桥一名西陵,或曰:即苏小小结同心处也。
及见方子公诗有云:“‘数声渔笛知何处,疑在西泠第一桥。
’陵作泠,苏小恐误。

宋时西湖有三贤祠两:其一在孤山竹阁。
三贤者,白乐天、林和靖、苏东坡也。
其一在龙井资圣院。

智果寺,旧在孤山,钱武肃王建。
宋绍兴间,造四圣观,徙于大佛寺西。
先是东坡守黄州,於潜僧道潜,号参寥子,自吴来访,东坡梦与赋诗,有“寒食清明都过了,石泉槐火一时新”之句。

玛瑙坡在保ㄈ塔西,碎石文莹,质若玛瑙,土人采之,以镌图篆。
晋时遂建玛瑙宝胜院,元末毁,明永乐间重建。
有僧芳洲仆夫艺竹得泉,遂名仆夫泉。

宝石山高六十三丈,周一十三里。
钱武肃王封寿星宝石山,罗隐为之记。
其绝顶为宝峰,有保ㄈ塔,一名宝所塔,盖保ㄈ塔也。

大石佛寺,考旧史,秦始皇东游入海,缆舟于此石上。
后因贾平章住里湖葛岭,宋大内在凤凰山,相去二十余里,平章闻朝钟响,即下湖船,不用篙楫,用大锦缆绞动盘车,则舟去如驶,大佛头,其系缆石桩也。
平章败,后人镌为半身佛像,饰以黄金,构殿覆之,名大石佛院。

哇哇石在棋盘山上。
昭庆寺后,有石池深不可测,峭壁横空,方圆可三四亩,空谷相传,声唤声应,如小儿啼焉。
上有棋盘石,耸立山顶。

昭庆寺,自狮子峰、屯霞石发脉,堪舆家谓之火龙。
石晋元年始创,毁于钱氏乾德五年。
宋太平兴国元年重建,立戒坛。

白乐天守杭州,政平讼简。
贫民有犯法者,于西湖种树几株;富民有赎罪者,令于西湖开葑田数亩。
历任多年,湖葑尽拓,树木成荫。

映虚澜、淡妆浓抹,尘香随处堪浣。
西城倒影空明境,心与白云俱远。
莺解唤。
正清和嫩晴天气,湖光山色如浣。
烟波一舸重来处,回首旧游未远。
莺燕唤。
寒食无朝谒,闲携载酒车。
燧青宫蜡火,雨白野棠花。
旧友频游处,荒阡一酹赊。

少年过了未衰颜,正在悲欢季孟间。


细雨溟蒙湖上寺,东风摇荡酒中山。


千金用尽终须老,百计寻思不似闲。

宝云楼阁闹千门,林静初无一鸟喧。


闭户莫教风扫地,卷帘疑有月临轩。


水光潋滟犹浮碧,山色空蒙已敛昏。

一士千金未易偿,我从陈、赵两欧阳。


举鞭拍手笑山简,只有并州一葛强。

闽溪珍献,过海云帆来似箭。


玉座金盘,不贡奇葩四百年。



轻红酽白,雅称佳人纤手擘。

已分江湖送此生,会稽行复得岑成。


镜湖席卷八百里,坐啸因君又得名。

湖上雨晴时,秋水半篙初没。


朱槛俯窥寒鉴,照衰颜华发。



醉中欲堕白纶巾,溪风漾流月。

伟人谋议不求多,事定纷纷自唯阿。


尽放龟鱼还绿浦,肯容萧苇障前坡。


一朝美事谁能纪,百尺苍崖尚可磨。

十年不向此凭栏,景象依然一望间。


龙蜃吐云天入水,楼台倒影日衔山。


僧于僻寺难为隐,人在扁舟未是闲。

二老长身屹两峰,常撞大吕应黄钟。


将辞邺下刘公干,却见云间陆士龙。


白发怜君略相似,青山许我定相从。

卧听谡谡碎龙鳞,俯看苍苍立玉身。


一舸鸱夷江海去,尚馀君子六千人。

湖光非鬼亦非仙,风恬浪静光满川。


须臾两两入寺去,就视不见空茫然。

菰蒲无边水茫茫,荷花夜开风露香。


渐见灯明出远寺,更待月黑看湖光。

苍龙已没牛斗横,东方芒角升长庚。


渔人收筒及未晓,船过惟有菰蒲声。

三更向阑月渐垂,欲落未落景特奇。


明朝人事谁料得,看到苍龙西没时。

新月生魄迹未安,才破五六渐盘桓。


今夜吐艳如半璧,游人得向三更看。

絮飞春减不成年,老境同乘下濑船。


蓝尾忽惊新火后,遨头要及浣花前。


山西老将诗无敌,洛下书生语更妍。

我识南屏金鲫鱼,重来拊槛散斋馀。


还从旧社得心印,似省前生觅手书。


葑合平湖久芜漫,人经丰岁尚凋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