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玉阳峰下学长生,玉洞仙中已有名。


独戴熊须冠暂出,唯将鹤尾扇同行。


炼成云母休炊爨,已得雷公当吏兵。

下第言之蜀,那愁举别杯。


难兄方在幕,上相复怜才。


鸟径盘春霭,龙湫发夜雷。

我初官此君未来,君今去此我未往。


翻飞岂不慕缅邈,留滞何能悲鞅掌。


学道平生昧蹊径,半世端如走榛莽。

山水东阳去未去,朋亲苕霅朝复朝。


更无越相逃名舸,犹看吴王送女潮。


海燕归齐声满屋,溪梅开过子生条。

君家妇何贤,舍舟具车毂。


五年梦在梁,三年行向蜀。


迢递今日同,辛勤昔时独。

赠言必有规,无规固无言。


强言苟无补,何异秋虫喧。


君行蜀道难,不厌治轻轩。

霜前江水磨碧铜,岸背菱叶翘赤虫。


吴郎鬓丝生几缕,不羞月上扶桑东。


羞见清波照人影,去时黑发吹春风。

汉朝重结单于好,岁遣名臣礼数增。


紫鼠皮裘从去著,飞龙厩马借来乘。


天寒将遇碛中雪,鼻息暗添髭上冰。

一闻春禽婆饼焦,竹林山木生萧条。


忆君将向洛门去,胡马无尘塞路遥。


将军本是汉丞相,玉帐坐辨牙旗枭。

孟夏日南归,马耳竖迎风。


急雨不及避,断霓明向东。


古城汝水傍,化俗寄我公。

言为西邑宰,本是洛阳人。


送驲往归魏,迎车来入秦。


山川成巩固,陵庙壮威神。

苇箔蚕齐老,桑林叶更生。


楚禽多异响,蜀栈未堪行。


客散岸傍席,马还溪上城。

十行礼促归荷橐,五朵云飞堕草庐。


西北战尘锋锐甚,东南民力磬悬如。


帝开宣室初前席,公忆康山旧读书。

慧灯溥照人幽隐,心秤能权物重轻。


士子比之常相国,吏民道是蔡端明。


来时稻蟹非常熟,去日琴龟作伴行。

举世悠悠,何妨任、流行坎止。
算是处、鲜鱼羹饭,吃来都美。
暇日扁舟清_上,倦时一枕薰风里。

鄱阳太守是真人,琴在床头箓在身。


曾向先皇边谏事,还应上帝处称臣。


养生自有年支药,税户应停月进银。

西台复南省,清白上天知。


家每因穷散,官多为直移。


遥边过驿近,买药出城迟。

儒服若烟海,几人潜圣心。


难才成自昔,贱学况于今。


夫子独神解,明时何陆沉。

泉水出幽谷,原流本自清。


萦回遍中国,浩荡入东瀛。


峡口春雷怒,潭心晓鉴平。

江南佳丽地,人物自风流。


青骨灵祠在,黄旗王气收。


衣冠馀旧俗,歌颂乐贤侯。

向托屏星驾,同随丞相车。


终朝容懒拙,经岁庇迂疏。


共此趋云阙,旋闻建隼旟。

致远必自近,如君岂椽曹。


鱼龙试春浪,松栝露秋毫。

元宰司宫钥,旌旄压大河。


敢言趋府倦,私叹折腰多。


机发何妨避,光尘未免和。

乡闾昔根从,殷勤托诗酒。
再来长安道,舟车并携手。


如今弥旷远,脱然绝窠臼。

读书三十年,今来始一试。


自抱轮因材,构厦随所置。


世人苦寒俭,舞袖先择地。

西湖吾未到,梦想若遇之。


荷花夏如海,当春万柳垂。


秋月随潮涌,暮雾天无涯。

汉文思贾傅,贾傅遂生还。


今日又如此,送君非等闲。


云寒犹惜雪,烧猛似烹山。

都亭槐雨净朝埃,彩服逢秋试剪裁。


定远未归双节在,孝廉初去一船开。


城依梁苑烟中闭,河绕隋堤树里来。

名山洞府到金庭,三十六洞称最灵。


不有古仙启其秘,今日安知灵宝经。


中山鍊师栖白云,道成仙秩号元君。

北期何意促,蕙草夜来繁。


清月思淮水,春风望国门。


此时休旋逸,万里忽飞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