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城外浮岚翠巘开,桥边新涨绿波回。


鸣鞭紫陌游人出,结轸青郊上客来。


南浦草芳春雨过,东园花信晚风催。

楚王宴客章华台,活花起舞夜春来。
螭膏凤脑光如昼,蛾眉蝉鬓空徘徊。


绝缨美人信贞淑,牵衣上客何悲蹙。

山灵知我厌尘土,唤起蛰雷鏖午暑。


松风无力雨丝长,散作毵毵雪尘舞。


岩前悬溜珠帘倾,安得吹来添玉觥。

故人洞庭去,杨柳春风生。


相送河洲晚,苍茫别思盈。


白蘋已堪把,绿芷复含荣。

浪花飞雪。
船阁苍云缺。
一片鸬鹚西照,樯燕语、柳丝结。

邓州谁亦解丹青,画我羸骖晚出城。


残年政尔供愁了,末路那堪送客行。


寒日满川分众色,暮林无叶寄秋声。

莫叹迢遰分,何殊咫尺别。


江楼到夜登,还见南台月。

赵佗西拜已登坛,马援南征土宇宽。


越国旧无唐印绶,蛮乡今有汉衣冠。


江云带日秋偏热,海雨随风夏亦寒。

两河庶事已堪伤,南客秋归路更长。


台畔古松悲魏帝,苑边修竹吊梁王。


山行露变茱萸色,水宿风披菡萏香。

津亭多别离,杨柳半无枝。


住接猿啼处,行逢雁过时。


江风扬帆急,山月下楼迟。

野寺薜萝晚,官渠杨柳春。


归心已无限,更送洞庭人。

花下送归客,路长应过秋。


暮随江鸟宿,寒共岭猿愁。


众水喧严濑,群峰抱沈楼。

绿水暖青蘋,湘潭万里春。


瓦尊迎海客,铜鼓赛江神。


避雨松枫岸,看云杨柳津。

萧萧芦荻花,郢客独辞家。


远棹依山响,危樯转浦斜。


水寒澄浅石,潮落涨虚沙。

尊前万里愁,楚塞与皇州。


云识潇湘雨,风知鄠杜秋。


潮平犹倚棹,月上更登楼。

吴歌咽深思,楚客怨归程。


寺晓楼台迥,江秋管吹清。


早潮低水槛,残月下山城。

无辞一杯酒,昔日与君深。


秋色换归鬓,曙光生别心。


桂花山庙冷,枫树水楼阴。

枫隐号蝉急,林开放耽轻。


柳烟眠际稳,江月醉余清。


夜色遥湘渚,秋阴冷岳城。

楚客自相送,沾裳春水边。


晚来风信好,并发上江船。


花映新林岸,云开瀑布泉。

帘外飞花湖上语。
不恨花飞,只恨人难住。
多谢雨来留得住。

此去离亭半夕阳,乌啼旧阕夜荒茫。


滔滔江水无情极,明月秦淮水一方。

山光无限水悠悠,古苑花明月满楼。


送君马上休回首,玉笛三声一叶秋。

行尽青山到益州,锦城楼下二江流。


杜家曾向此中住,为到浣花溪水头。

沧浪渡头柳花发,断续因风飞不绝。


摇烟拂水积翠间,缀雪含霜谁忍攀。


夹岸纷纷送君去,鸣棹孤寻到何处。

南行直入鹧鸪群,万岁桥边一送君。


闻道望乡闻不得,梅花暗落岭头云。

车骑踏春堤,翛然思如濯。


望骢人自避,解冻鱼方乐。


拿流古树根,跨岸枯薪彴。

风光犹未老于人,兽口泉声泻碧津。


一洗尘襟无俗虑,柳条开眼共看春。

送别西亭车马尘,天池回傍欲迷津。


画船龙尾何时发,丹杏梢头漏泄春。

夸毗子有谁存者,恩泽侯何足道哉。


一叶绝江载愁去,万花环席突围来。

骑驴送客一壶随,汗透中单热似炊。


客又不来天落雨,路边茅舍坐移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