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酌君以蒲城桑落之酒,泛君以湘累秋菊之英。
赠君以黟川点漆之墨,送君以阳关堕泪之声。


酒浇胸次之垒块,菊制短世之颓龄。

吾少时读《醉乡记》,私怪隐居者无所累于世,而犹有是言,岂诚旨于味耶?及读阮籍、陶潜诗,乃知彼虽偃蹇,不欲与世接,然犹未能平其心,或为事物是非相感发,于是有托而逃焉者也。
若颜子操瓢与箪,曾参歌声若出金石,彼得圣人而师之,汲汲每若不可及,其于外也固不暇,尚何曲之托,而昏冥之逃耶?


吾又以为悲醉乡之徒不遇也。
建中初,天子嗣位,有意贞观、开元之丕绩,在廷之臣争言事。

对酒寂不语,怅然悲送君,


明时未得用,白首徒攻文。


泽国从一官,沧波几千里,


群公满天阙,独去过淮水。


旧家富春渚,尝忆卧江楼,


自闻君欲行,频望南徐州。

仙掌分明引马头,西看一点是关楼。


五月也须应到舍,知君不肯更淹留。

早岁即相知,嗟君最后时。


青云仍未达,白发欲成丝。


小店关门树,长河华岳祠。

当年最称意,数子不如君。


战胜时偏许,名高人共闻。


半天城北雨,斜日灞西云。

燕子与百劳,一西复一东。
天空信寥廓,翔集何时同。


知己怅难遇,良朋非易逢。

吾乡前辈王南宾,读书万卷笔有神。


屡登天府献和璞,玉工过眼珉夺真。


只今有孙又奇绝,踏雪携书诣金阙。

吾州佳士子王子,深入黄茅作从事。
捧檄还家侍老亲,端能过我诵近文。


问渠鹗表几张纸,笑道孤寒那得此。

识尽江淮诸贵人,归来卢水一番新。


问渠福将今谁子,容我升平作幸民。

桂岭梅花欲争发,融水幕宾来访别。


可怜疋马犯霜风,吟遍梅花更吟雪。


我如病蚕已三眠,作茧不就黏壁乾。

帝遣唐朝第一人,玉门关外赐金银。


使星芒动梅花早,汉月光垂塞草春。


故国山河迎诏旨,中原父老识词臣。

六馆名流王季山,十年风雨短檠寒。


不曾文字饶群子,勉为庭闱就一官。


伯也腾身紫极上,叔兮着眼白云端。

宝储依旧接英游,荡节何曾远藻旒。


卿月使星银汉晓,绣衣彩服太湖秋。


豺当道上狐何问,鹰击霜前兔已愁。

淡墨抡魁政少年,蓬山璧水得诗仙。


集贤学士看文笔,国子先生费酒钱。


濯锦江头频入梦,桃花水面送归船。

安乐窝中书一编,君从何许得真传。


我无杜曲桑麻在,也道此生休问天。

碧落先生少可人,银钩茧纸苦称君。


谈间口吸西江水,句里家传南浦云。


千里端能来命驾,一尊得与细论文。

碧海翻词笔,清霜逼谊风。


不应盛名下,未著玉堂中。


剩欲公留此,其如帝望公。

满听除书好,明州胜吉州。


又为邦伯去,政坐治声优。


过阙端能遇,居中定作留。

衮绣行将复,沙堤百里东。


病夫虽老矣,犹解赋豳风。

门阑曳裾客,皆自许人豪。


今日宸廷下,谁知北郭骚。

来暖西枢席,斯民赖已多。


前春凤池水,四海涨恩波。

前日神州尹,声华掩赵张。


春风长有待,难树是甘棠。

新书许从事,狡穴荡应空。


寄语征西将,无矜猎犬功。

公论由来重,高怀此去轻。


吾非厚知己,感叹此苍生。

帷幄参神算,边尘万里清。


西藩聊偃息,犹是一长城。

千载君臣会,将图不世功。


卷收天下福,偏厚右扶风。

平生凉薄资,埏陶误大窑。


谁知此石怪,愈沃乃愈焦。


昆仑织火鼠,顿易鹑衣飘。

高人不烟火,跳出天地窑。


掀然立千仞,块视金与焦。


香袂拂雪冷,紫髯逐风飘。

别酌春林啼鸟稀,双旌背日晚风吹。


却忆回来花已尽,东郊立马望城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