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苒苒霜风掠弊貂,簿书尘外访渔樵。


林烟色淡如蒙雨,塘水痕深似落潮。


雁字江天闻塞管,梅梢山路欠溪桥。

客行无晴时,涔涔如漏天。


东吴至西江,旧岁接新年。


蜡屐惊踵决,油衣笑鹑悬。

芳林不断清江曲,倒影入江江水绿。


未论万户比封君,瓦屋人家衣食足。


暑风泛花兰芷香,秋日篱落明青黄。

谁开大仰云,此岂吾力及。


日光千丈毫,弹指众峰立。


衡山卷阴气,海市发冬蛰。

洒洒沾巾雨,披披侧帽风。


花燃山色里,柳卧水声中。


石马立当道,纸鸢鸣半空。

十里西畴熟稻香。
槿花篱落竹丝长。
垂垂山果挂青黄。

恶风奔云何壮哉,溪水欲立山欲摧。


石岸迸裂缆边树,胡床动摇船底雷。


灵岩塔后雨脚挂,胥口庙前浪花来。

秾绿连村荔子丹,瘴云将雨暗前湾。


张旗且喜三滩驶,叱驭曾惊九折艰。


泸水舟闲迷古渡,马湖碑缺伴荒山。

霜桥冰涧净无尘,竹坞梅溪未放春。


百叠海山乡梦熟,三年江路旅愁生。


松楸永寄孤穷泪,泉石终收漫浪身。

路入高淳麦更深,草泥沾润马骎骎。


雨归陇首云凝黛,日漏山腰石渗金。


老柳不春花自蔓,古祠无壁树空阴。

霜痕如雨沁东郊,乐岁家家一把茅。


故国丘陵多麦垄,新晴篱落有梅梢。


小山何在应招隐,北岭如今已献嘲。

落花流水浅深红,尽日帆飞绣浪中。


桑眼迷离应欠雨,麦须骚杀已禁风。


牛羊路杳千山合,鸡犬村深一径通。

生憎行路与心违,又逐孤帆擘浪飞。


吴岫涌云穿望眼,楚江浮月冷征衣。


长歌悲似垂垂泪,短梦纷如草草归。

侍臣笔橐旧西班,大将麾幢又百蛮。


挂席南箕宿昔事,闪旗东井何时还。


日增衰病复一日,山隔旧游知几山。

昨遣长须迓诗老,人言已过阊门了。


梅边肠断傍寒溪,诗老官忙应未知。


何时真访山中许,已办竹深留客处。

江流去不定,山石来无穷。
步步有胜处,水清石玲珑。


安得扁舟系绝壁,卧听渔童吹短笛。

积雨倏然晴,秀野若新沐。


芳草径寸姿,中有不胜绿。


萋萋路傍情,颇亦念幽独。

常山多清溪,玉山富乔木。


行色郁苍然,颇亦慰愁目。


梅花隔篱见,珑璁照茅屋。

使君横槊赋诗回,断取天风海雨来。


彩笔从今闲不得,雪花梅蕊一时开。

仄径难胜四牡騑,扁舟辛苦凿冰归。


简书鞅掌吟诗苦,并与东阳减带回。

小雨萧寒破晚晴,疏疏密密滴檐声。


乌鸦盘舞黄云乱,早与商量雪意生。

村村篱落总新修,处处田畴尽有秋。


一段农家好风景,稻堆高出屋山头。

烟雨桃花夹岸栽,低低浑欲傍船来。


石湖有此红千叶,前日春寒总未开。

瘦草萧疏已似秋,盘陀山骨束江流。


两崖若不顽如铁,争得狂澜拍岸休。

过午曾云未肯开,暖寒村店竹初灰。


萧萧林响棠梨战,晚恐阳山有雨来。

鸣驺如电马如雷,知是婆娑醉尉回。


常日锦囊犹有句,况从三十六峰来。

土桥茅屋两三家,竹里鸣泉漱白沙。


春色恼人无畔岸,乱飘风袖拂梅花。

虎啸狐鸣苦竹丛,魂惊终日走蒙茸。


松林断处前山缺,又见南湖数十峰。

山晚黄羊随日下,天寒白犊弄风归。


愁埃百转西州路,笑忆沙湖一棹飞。

浣纱寂不好,辛苦触战箭。


东施无丽质,安稳嫁乡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