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愧为湖外客,看此戎马乱。


中夜混黎氓,脱身亦奔窜。


平生方寸心,反掌帐下难。

我衰太平时,身病戎马后。


蹭蹬多拙为,安得不皓首。


驱驰四海内,童稚日糊口。

昔我游宋中,惟梁孝王都。


名今陈留亚,剧则贝魏俱。


邑中九万家,高栋照通衢。

愁眼看霜露,寒城菊自花。


天风随断柳,客泪堕清笳。


水净楼阴直,山昏塞日斜。

羲和走驭趁年光,不许人间日月长。


遂使四时都似电,争教两鬓不成霜。


荣销枯去无非命,壮尽衰来亦是常。

乐往必悲生,泰来由否极。


谁言此数然,吾道何终塞。


尝求詹尹卜,拂龟竟默默。

寓心身体中,寓性方寸内。


此身是外物,何足苦忧爱。


况有假饰者,华簪及高盖。

斋戒坐三旬,笙歌发四邻。


月明停酒夜,眼闇看花人。


赖学空为观,深知念是尘。

胸中何所有,世界如河沙。


区区吞云梦,何至为客夸。


初见卖苑冰,青门已无瓜。

晨几手作墨,午窗身硙茶。


岂惟要小劳,亦以御百邪。


儿童不解此,倾心逐纷华。

风雨萧萧卧掩关,经旬登览负溪山。


也知解送丰年喜,无奈难消永日闲。


平野横吹看凌厉,画檐高泻听淙潺。

去日堂堂挽不回,新年又傍鬓边来。


雨声欲作海棠祟,书卷只为春睡媒。


村舍瘦蔬供薄酒,地炉微火伴残灰。

人生各自适飞潜,鱼腹熊蹯岂得兼。


并舍晚风传药杵,小窗残日射书签。


昏瞳但怪花争坠,衰鬓应无白可添。

袅袅炉香昼掩扉,残年真是解尘鞿。

青饥旋捣通邻好,白葛新裁制暑衣。

避日小鱼穿藻去,倚风轻燕拂帘飞。

六年归卧水云乡,本自无闲可得忙。


羸病岂知身尚健,迂疏真与世相忘。


霜清水落年华晚,月黑枭鸣夜漏长。

习气深知要扫除,时时褊忿独何欤。


呼童不应自生火,待饭未来还读书。


世态讵堪闲处看,俗人自与我曹疏。

斜阳孤影叹伶仃,横案乌藤坐草亭。


闲久更知贫有味,病多那责药无灵。


农书甚欲从师授,忍字常须作座铭。

秋风策策冷吹衣,谢病经年昼掩扉。


绝世本来希独立,刺天不复计群飞。


细思万古名何用,太息九原谁与归。

许国区区不自胜,秋风空羡下鞲鹰。


青云夜叹初心误,白发朝看一倍增。


积愤有时歌易水,孤忠无路哭昭陵。

三黜归来结草庐,平生狂态扫无馀。


但思下帷授老子,那复骑牛读汉书。


历历旧游浑似梦,萧萧残发不胜梳。

秋稼连云饱不疑,宁期一败莫支持。


雨如梅子初黄日,水似桃花欲动时。


正昼蚊虻驱不去,终宵蛙黾怒何为。

霏霏春雨细如丝,正是春寒欺客时。


心向宦途元淡薄,梦寻乡国苦参差。


楼前新涨绿三尺,墙外尚馀红几枝。

病中草草度年华,睡起匆匆日易斜。


抵死愁禁千斛酒,薄情雨送一城花。


镜湖烟水摇朱舫,锦里香尘走钿车。

自我归故山,不知岁月徂。


念虽迫霜露,忧国犹区区。


老不能上疏,泰阶陈六符。

秋夜坐东窗,残雨时一滴。


四壁无人声,心境两虚寂。


吾方游物初,超然谢形役。

野风声如潮,溪水色可染。


浮云时翳日,亦作雨数点。


行歌虽放浪,未至越绳检。

西来浮涛江,东眺俯镜湖。


其中绵千里,郁郁桑麻区。


禹葬有遗窆,粤亡无故墟。

离离上药苗,郁郁灵芝荣。


我昔逢异人,琐细皆能名。


击石以取火,薪桂持煎烹。

百事不能能荷锄,不锄菜畦锄芋区。


身存那用十年相,陂坏且为凶岁储。


百事不学学作诗,不作白纻作竹枝。

陆生少日心胆壮,万里凭陵寄疏放。


玉关曾誓马革裹,沧海岂忧鱼腹葬。


人生富贵本细事,钓筑逢时俱将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