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林中亭午始微明,枫倒杉倾满路横。


黄叶青苔深一丈,先生却爱此中行。

满眼生花雪满颠,者稀又过四双年。


谁知病脚妨行步,只见端居道坐禅。


堕扇几旁犹懒拾,检书窗下更能前。

却是春残景更佳,诗人须记许生涯。


平田涨绿村村麦,嫩水浮红岸岸花。

村落寻花特地无,有花亦自只愁予。


不如卧听春山雨,一阵繁声一阵疏。

迟日何缘似个长,睡乡未苦怯茶枪。


春风解恼诗人鼻,非叶非花只是香。

荒馀只怪不愁声,好语烦君细细听。


秧早不由田父懒,蚕迟端待柘阴成。

今年春事底匆匆,雨急风颠恼得侬。


不见一林如许笋,犹嫌三日向来风。

旧与酴醾颇不疏,今春半朵未逢渠。


千花一雨俱红雨,问讯孤芳小住无。

归得茅斋松竹边,看风看雨亦欣然。


空檐知与阶何故,须把青苔滴似穿。

行春莫放一日一,修禊仍逢三月三。


忍遣晴光作阴雨,更将急溅涴春衫。

江树深春色,村鸡薄晚声。


雨添青笠重,人减画船轻。


遣闷惟须睡,哦诗只强成。

出门着雨不能归,借得青蓑著片时。


春染万花知了未,云偷千嶂忽何之。

报答春光酒一卮,贫中无酒着春欺。


作诗细与东风道,未必东风肯要诗。

溪雨细如雾,北风长夏寒。


污池不赴壑,井谷自成湍。


兰茝馨香尽,鱼龙世界宽。

公庭春树秋重绿,但见鸤鸠日日鸣。


不雨正当三伏热,看云无柰百忧生。


草间群盗俱縻爵,天下何人尚力耕。

绿杨落尽白杨枯,坐石徒令岁月徂。


尚想藩臣知患盗,岂期驿使似投巫。


当时粳稻通辽海,今日风涛隔具区。

雨渍愁云重不飞,山蒸冷雾袭人衣。


亦知屏翳空多事,只恐羲和失所归。


岁晏波涛东逝急,天寒鸿雁北来稀。

池上芹泥即渐乾,梁间燕子拾虫难。


绿窗无限伤春意,看尽斜阳更倚阑。

朝霞不作黄昏雨,暝霭徒为白昼风。


日上高林啼布谷,声声只在短墙东。

一夜青山雨,平明黄浊喧。


乱流翻地轴,高响落云根。


铩羽投林鸟,啼饥抱树猿。

隆冬雪跨月,度日关门庐。


乘昏气惨烈,悲风吹江湖。


白鹄翅翼伤,塌然困泥涂。

为问庭前鹊,归期何太迟。


旧传能报喜,东去是何时。


黄叶西风急,幽花白露滋。

扁舟蒸暑闷难排,况复霉霖气欲埋。


岂意薰风能解愠,乍来好雨足开怀。


炎云向晚多于岫,病骨兼愁渐似柴。

朔吹喧平野,微暄酿一坳。


晴光分竹晕,霜液坠藤梢。


地锦颠当网,云帷巧妇巢。

宇旷清空回,残辉杖影斜。


林疏云度曲,水释水澄沙。


风绽丹砂子,霜滋锦缬芽。

花开花落掩关卧,负汝春光奈汝何!


天下事原如意少,眼中人渐后生多。


声声暮雨萧萧曲,去去流光踏踏歌。


今日今时有今我,茶烟禅榻病维摩。

草荒三径寻常绿,树掩双扉丈尺高。


燕语不如莺语静,蜂飞犹胜蝶飞劳。

好饮本来身少事,徒歌非是曲弥高。


若能全疗诗书癖,用底聊均笔砚劳。

斜阳迎度马,落月下归舟。


举棹意有适,卧家人独愁。


倚树吟三叠,开帆过两洲。

病馀心事阑珊,英英润玉欣来至。
奚奴传报,马嘶门外,鹊喧檐际。
茸帽冲寒,尘襟浣雪,顿宽离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