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选得闲坊住,秋来草树肥。


风前卷筒簟,雨里脱荷衣。


野客留方去,山童取药归。

郡内开新火,高斋雨气清。


惜花邀客赏,劝酒促歌声。


共醉移芳席,留欢闭暮城。

闲堂新扫洒,称是早秋天。


书客多呈帖,琴僧与合弦。


莎台乘晚上,竹院就凉眠。

帝里无相识,何门迹可亲。


愿开言重口,荐与分深人。


卷许新诗出,家怜旧业贫。

畏老身全老,逢春解惜春。


今年看花伴,已少去年人。

脱略轩裳陶隐居,肘书百卷事宁躯。


茯苓日长东山涩,早晚柴车命仆夫。

伏波七十老鍪弧,薏苡何曾适病躯。


高卧输公无一事,评诗校画是功夫。

大庾岭边无腊雪,惟有梅花与明月。


月光如水来向人,太守得闲杯耳热。


吹香入酒望梁宋,正是苦寒绵可折。

蜀山难于上青天,闻之李白为旧传。


蜀客往返曾又然,奇峰又与三峡连。


巫阳神女暮为雨,飞入楚台王梦旃。

商于六百里,太守二千石。


地广任亦重,车建旗仍赤。


尝闻四老人,采芝留旧迹。

日哦招隐诗,日诵归田赋。


未尝见芸人,勇抛冠冕去。


今闻缑山阴,身退效疏傅。

门荣世美高天下,身退心闲住洛阳。


画鹤能同薛少保,爱书还比蔡中郎。


花阴小酌呼邻父,月下清吟扫石床。

张铙叠吹洞庭外,缘虎带刀蛮帅迎。


且谕汉家绥抚厚,莫言湘守事权轻。


木奴洲近霜包熟,斑竹林昏野鸟鸣。

西接都门才百里,压城残雪照牙旗。


风烟古是诸侯国,雁鹜新来仆射陂。


馈食且依当日具,铸刑无改昔人为。

箫管梁王台,风雪邯郸道。


君行守赵城,我向夷门老。


持麾邦寄重,歌裤民欣早。

蔼蔼尚书郎,出为二千石。


伯父历将相,兄弟皆烜赫。


前罢永嘉守,民俗遮阡陌。

忽枉乘轺车,锵然响金辔。


驻轸与我言,琅琅有深意。


乃知故相家,事业已不坠。

往年入关中,道傍见太华。


始识仙掌大,颇似揽造化。


赤手无所为,风雨漏指罅。

公爱乐天池上篇,买池十亩皆种莲。


薄城万竿竹㛹娟,藤缆系桥青板船。


折腰大菱不直钱,鵁鶄鸂鶒沙际眠。

昔在少年时,辛勤事诸父。


诸父为桃州,物宜皆可数。


事君勤职贡,采茗先谷雨。

尝观陈伯玉,感遇三十篇。


矫矫追古道,粲尔日星悬。


今公岂其后,佳咏久已传。

一送池阳守,颇怀当日游。


青山临岸尽,翠水入江流。


楚旧茅为贡,燕来雁报秋。

汴中春絮乱,淮上鲚鱼时。


顺水疾奔马,出都犹脱羁。


拜亲将已近,食脍不言迟。

犹记摛毫侍玉除,溪傍□□□□□。


□□□□□□久,白首冯唐顾问初。


□□□□□□□,□□□□□无书。

偶临群彦宴公堂,老去斯庄莫遣荒。


东道主人如谢守,西阶重客欠王郎。


不能席上题鹦鹉,争免池边夺凤凰。

朱公徒弟丘公婿,标致虽高气宇和。


心向奏篇尤暴白,发因时事欲苍皤。


讣传淮甸边情惜,路出萧山巷祭多。

青衫昔作督邮时,赏鉴除公更有谁。


勘狱不嫌人守法,撰文常对众称奇。


筑台虚辱生前意,穿冢难酬地下知。

一闻周召佐明时,西望都门强策羸。


天子好文才自薄,诸侯力荐命犹奇。


贺知章口徒劳说,孟浩然身更不疑。

忽闻射猎出军城,人著戎衣马带缨。


倒把角弓呈一箭,满川狐兔当头行。

为郎得绛分铜虎,见寄诗中非浪夸。


地土尚传唐草木,山川犹起晋云霞。


园池富有吟供笔,风俗淳无讼到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