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晨起理游屐,寻山穿古松。
径折岚翠合,岩秀云阴重。
拨云陟古寺,忽睹鸾鹤踪。

今夜雨,断送一年残暑。


坐听潮声来别浦,月明何处去。



孤负金尊绿醑,来岁今宵圆否?


酒醒梦回愁几许,夜阑还独语。

秋帷里,长漏伴人无寐。


低玉枕凉轻绣被,一番秋气味。



晓色又侵窗纸,窗外鸡声初起。

秋池阁,风傍晓庭帘幕。


霜叶未衰吹未落,半惊鸦喜鹊。



自笑浮名情薄,似与世人疏略。

五季文章堕劫灰,升平格力未全回。


故知前辈宗徐、庾,数首风流似玉台。

西台妙迹继杨风,无限龙蛇洛寺中。


一纸清诗吊兴废,尘埃零落梵王宫。

平生贺老惯乘舟,骑马风前怕打头。


欲问君王乞符竹,但忧无蟹有监州。

帝城春日帽檐斜,二陆初来尚忆家。


未肯将盐下莼菜,已应知雪似杨花。

落羽辞金殿,孤鸣咤绣衣。


能言终见弃,还向陇西飞。

君还石门日,朱火始改木。


春草如有情,山中尚含绿。


折芳愧遥忆,永路当自勖。

风丝袅,水浸碧天清晓。


一镜湿云清未了,雨晴春草草。



梦里轻螺谁扫。

遮素月,云外金蛇明灭。


翻树啼鸦声未彻,雨声惊落叶。



宝炬成行嫌热,玉腕藕丝谁雪。

归去未,风雨送春行李。


一枕离愁头澈尾,如何消遣是。



遥想归舟天际,绿鬓珑璁慵理。

山共水,美满一千馀里。


不避晓行并早起,此情都为你。



不怕与人尤殢,只怕被人调戏。

山吐月,画烛从教风灭。


一曲瑶琴才听彻。


金蕉三两叶。

出涌金门一黯然,初来犹是绍兴前。


都人百万今谁在,惟有西湖似昔年。

溪声急,无数落花漂出。
燕子分泥蜂酿蜜,迟迟艳风日。


须信芳菲随失,况复佳期难必。

秋露坠。
滴尽楚兰红泪。
往事旧欢何限意。

孤檠侧,诉尽十年踪迹。
残夜银釭无气力,绿窗寒恻恻。


落叶瑶阶狼藉,高树露华凝碧。

春又老。
南陌酒香梅小。
遍地落花浑不扫。

山又水,行尽吴头楚尾。
兄弟灯前家万里,相看如梦寐。


君似成蹊桃李,入我草堂松桂。

风乍起,吹皱一池春水。
闲引鸳鸯香径里,手挼红杏蕊。


斗鸭阑干独倚,碧玉搔头斜坠。

杨柳陌,宝马嘶空无迹。
新著荷衣人未识,年年江海客。


梦觉巫山春色,醉眼飞花狼藉。

春雨足,染就一溪新绿。
柳外飞来双羽玉,弄晴相对浴。


楼外翠帘高轴,倚遍阑干几曲。

春漏促,金烬暗挑残烛。
一夜帘前风撼竹,梦魂相断续。


有个娇饶如玉,夜夜绣屏孤宿。

空相忆,无计得传消息。
天上嫦娥人不识,寄书何处觅。


新睡觉来无力,不忍把君书迹。

春已半,触目此情无限。
十二阑干闲倚遍,愁来天不管。


好是风和日暖,输与莺莺燕燕。

春怎恋。
楼外绿催红殿。
短袖迎风愁半卷。

鸡唱晚。
斜照西窗白暖。
一沈午酲幽梦远。

塘水碧。
仍带曲尘颜色。
泥泥縠纹无气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