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泽国繁华地,前朝旧此都。


青山弥百粤,白水入三吴。


艮岳销王气,坤灵肇帝图。

正忧衰老辱金台,敢望昭王顾问来。


门外旌旗屯虎豹,壁闲章句动风雷。


三都节已联翩降,两地花应次第开。

新恩别启馆娃宫,还拜吴王向此中。


九牧土田周制在,两藩茅社汉仪同。


春生旧苑芳洲雨,香入高台小径风。

怒声汹汹势悠悠,罗刹江边地欲浮。


漫道往来存大信,也知反覆向平流。


任抛巨浸疑无底,猛过西陵只有头。

征东幕府十三州,敢望非才忝上游。


官秩已叨吴品职,姓名兼显鲁春秋。


盐车顾后声方重,火井窥来焰始浮。

欲询往事奈无言,六十年来托此根。


香暖几飘袁虎扇,格高常对孔融樽。


曾忧世乱阴难合,且喜春残色上存。

废苑荒凉官树老,春雨蒙蒙长芳草。


翠石玲珑绾毒蛇,土花乱贴榆钱小。


犹忆建炎南渡时,五云护拥蛟龙旗。

小隐西亭为客开,翠萝深处遍苍苔。


林间扫石安棋局,岩下分泉递酒杯。


兰叶露光秋月上,芦花风起夜潮来。

饥时啮饭困时眠,任运腾腾信自然。


岂谓故人投此况,先来佳处作闲仙。


寓怀何必开三径,得句胜如食万钱。

平日刳心欲致君,异时携手但论文。


兴来只有归田赋,老去何如背水军。


占胜已惊无不尽,卜邻应许镇相温。

吴山陈迹已飞埃,投老还惊病眼开。


似泛灵槎海边去,却因华表鹤归来。


情移客枕收残梦,恨着江梅恋故台。

忆昨西湖弄烟月,玉面少年搔绀发。


六月正午断人行,坐上无风不觉热。


长安尘沙五月尾,汗透纤絺甚悬水。

还乡夫子遇贤侯,抚字情知不自由。


莫把一名专懊恼,放教双眼绝冤雠。


猩袍懒著辞公宴,鹤氅闲披访道流。

岂为无心求上第,难安帝里为家贫。


江南江北闲为客,潮去潮来老却人。


两岸雨收莺语柳,一楼风满角吹春。

故国看看远,前程计在谁。


五更听角后,一叶渡江时。


吾道天宁丧,人情日可疑。

谓东坡、未老赋归来,天未遣公归。
向西湖两处秋波一种,飞霭澄辉。
又拥竹西歌吹,僧老木兰非。

文鳐游西海,夕飞向吴洲。


朱鳖生明月,渊潜未可求。


由来有变化,何能计沉浮。

前枉大梁城,诗赋嘉入幕。


兹对昭亭山,将行还有作。


别离此与彼,终始情不薄。

顷寻高士庐,正值浸湖雪。


雪中千万峰,参差县前列。


僧居或隐见,岸树随曲折。

樵童野犬迎人后,山葛棠梨案酒时。


不畏尖风吹入牖,更教床畔觅鸱夷。

旋烧枯栗衣犹湿,去爱峰前有径开。


日暮更寒归欲懒,无端撩乱入船来。

昔乘野艇向湖上,泊岸去寻高士初。


折竹压篱曾碍过,却寻松下到茅庐。

落日下林坂,抚襟睇前踪。


轻澌流回浦,残雪明高峰。


仰视天宇旷,俯登云树重。

支肘听潮声,喧豗久未停。


随风过渔浦,伴月出沧溟。


鳅穴浚时满,胥神果有灵。

蹑屩上灵隐,吹笛下吴淞。
送君恰值新爽,纤月映船篷。
犹记冷泉亭上,百道跳珠喷雪,飞瀑挂衫松。

御柳宫莺媚远天,金箫玉管醉离筵。


青春佐郡名方起,彩笔题诗句可传。


两岸野花弦子国,五更新月楚人船。

孤岫平湖外,禅房老柏阴。


倦游谙浊世,独往遂初心。


夜雨灯窗迥,秋苔屐齿深。

乃翁风节老弥坚,嗣子清修学有传。


为爱诗书贤事业,肯羞葛练拙包缠。


经年上国劳归梦,一棹寒流放去船。

客艑高樯冒楚霏,月岩丛桂老春枝。


一杯来应伊蒲供,八法归刊斗薮碑。


鳅岸风生凉汐满,蜃天霞破暝楼危。

着意怜花紧护持,不曾残杀一枝枝。


花神欲谢廉明宰,分付袁郎好作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