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寒透水边沙际。
暖在花心叶底。
扫雪楼台,收灯庭院,向晚朱门闭。

秋风绕衰柳,远客闻雨声。


重兹阻良夕,孤坐唯积诚。


果枉移疾咏,中含嘉虑明。

兴事常苦易,成事常苦难。


不督雨中役,安知民力殚。


年来上功勋,智者争雕钻。

客从南方来,信宿北方去。


手棹木兰舟,不顾长江雨。


江昏气阴黑,雨落无朝暮。

微官终日守糟缸,风雨凄凉夜渡江。


早岁谬知儒术贵,安眠近喜壮心降。


夜深唧唧醅鸣瓮,睡起萧萧叶打窗。

河牵一线流不断,雨散千丝卷却来。


烟际横桥村十里,船中倦客酒三杯。


老年转觉脾嫌湿,世路早令心似灰。

卖酒高安市,早岁逢五秋。


常怀简书畏,未暇云居游。


十载还上都,再谪仍此州。

柴门不出蓬生径,暑雨无时水及堂。


辟谷赖君能作客,暂来煎蜜饷桃康。

野寺萧条厌客喧,雨披修竹乱纷然。


已因无食聊从仕,深悟劳生不问禅。


未至莫忧明日事,偷闲且就此宵眠。

云气连山雨泻盆,莫投僧舍欲关门。


暂时洒扫宽行役,终夕崎岖入梦魂。


烦热暗消秋簟冷,烝濡未解夜灯昏。

献之今年不堪暑,天亦相怜病良苦。


明便中秋法合凉,夜半行云晓行雨。


蕲州竹簟清如冰,饥蚊倔强犹鸣声。

花落满城雨,雨馀云重阴。


驱车有底急,巷泥三尺深。


平生黄篾舫,渔榔有清音。

灯市凄清灯火稀,雨巾风帽笑归迟。


月明想在云堆处,客醉都忘马滑时。


老去樽前花隔雾,春来句里鬓成丝。

秀麦一番冷,送梅三日霖。


绿肥新荔子,红浥旧蕉心。


映竹千丝舞,垂檐一线斟。

绝顶深泥冒雨扳,天于佳景亦多悭。


自怜久客频移棹,颇羡高僧独闭关。


江草远连云梦泽,楚云长断九疑山。

湿云拖雨过前山,远树冥冥烟雾间。


碎石乱流人不渡,晚来惟有一僧还。

一叶凌波,十里驭风,烟鬟雾鬓萧萧。
认得兰皋琼佩,水馆冰绡。
秋霁明霞乍吐,曙凉宿霭初消。

一舸凌风,斗酒酹江,翩然乘兴东游。
欲吐平生孤愤,壮气横秋。
浩荡锦囊诗卷,从容玉帐兵筹。

巴陵二月客添衣,草草杯觞恨醉迟。


燕子不禁连夜雨,海棠犹待老夫诗。


天翻地覆伤春色,齿豁头童祝圣时。

百尺阑干横海立,一生襟抱与山开。


岸边天影随潮入,楼上春容带雨来。


慷慨赋诗还自恨,徘徊舒啸却生哀。

微雨湿清晓,老夫门未开。
煌煌五仙子,并拥翠蕤来。


烟脂洗尽不自惜,为雨归来更无力。

月桂花上雨,春归一凭栏。


东西南北客,更得几回看。


红衿映肉色,薄暮无乃寒。

人间跌宕简斋老,天下风流月桂花。


一壶不觉丛边尽,暮雨霏霏欲湿鸦。

雁荡山中逢晚雨,灵峰寺里借绳床。


只应护得纶巾角,还费高僧一炷香。

雨打船蓬声百般,白头当夏不禁寒。


五湖七泽经行遍,终忆吾乡八节滩。

北客霜侵鬓,南州雨送年。


未闻兵革定,从使岁时迁。


古泽生春霭,高空落暮鸢。

对雨思君子,尝茶近竹幽。


儒家邻古寺,不到又逢秋。

前峰后岭碧蒙蒙,草拥惊泉树带风。


人语马嘶听不得,更堪长路在云中。

容易幽窗开似雪。
耐多少、五更霜月。
背地无聊,经年有恨,并向花心咽。

首夏凉风生,朝树结晚色。


蒙蒙细雨交,惨惨原野黑。


衡门长藜莠,坏壁穿荆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