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梦回闻雨声,喜我菜甲长。


平明江路湿,并岸飞两桨。


天公真富有,乳膏泻黄壤。

四郊阴霭散,开户半蟾生。


万里舒霜合,一条江练横。


出时山眼白,高后海心明。

渥洼汗血种,天上麒麟儿。


才士得神秀,书斋闻尔为。


棣华晴雨好,彩服暮春宜。

暮去朝来无歇期,炎凉闇向雨中移。


夜长只合愁人觉,秋冷先应瘦客知。


两幅彩笺挥逸翰,一声寒玉振清辞。

玉管清弦声旖旎,翠钗红袖坐参差。


两家合奏洞房夜,八月连阴秋雨时。


歌脸有情凝睇久,舞腰无力转裙迟。

新晴夏景好,复此池边地。


烟树绿含滋,水风清有味。


便成林下隐,都忘门前事。

岛树间林峦,云收雨气残。


四山岚色重,五月水声寒。


老鹤两三只,新篁千万竿。

小园新种红樱树,闲绕花行便当游。


何必更随鞍马队,冲泥蹋雨曲江头。

夜来秋雨后,秋气飒然新。


团扇先辞手,生衣不著身。


更添砧引思,难与簟相亲。

初梦龙宫宝燄然,瑞霞明丽满晴天。


旋成醉倚蓬莱树,有个仙人拍我肩。


少顷远闻吹细管,闻声不见隔飞烟。

天地新秋入苦吟,诗书万古付孤斟。


爱君忧国孤臣泪,临水登山节士心。


只叹鼻端无妙斫,岂知弦外有遗音。

长空黮闇如欲夜,白龙腾拿见云罅。


鳞间出火光照江,尾卷风霆雨如射。


老人百岁见未曾,儿童闭门伏床下。

香碗灰深微炷火,茶铛声细缓煎汤。


百年浮世几人乐,一雨虚斋三日凉。


帘外微风斜燕影,池边残照敛萱房。

镜湖归隐老黄冠,布褐萧然一室宽。


灯影青荧人未睡,雨声点滴夜将阑。


四朝出处朋侪尽,半世漂流骨相寒。

赋罢渊明归去来,纻衣桐帽一时裁。


岁华新笋初成竹,天气停云未断梅。


江路醉归常嵬峨,僧窗闲过即徘徊。

结辙轩车已扫空,挥犀谈笑与谁同。


日消浅醉闲吟里,春在轻阴薄霭中。


百尺游丝喜风定,一双新燕说泥融。

齿豁从教道字讹,负薪陌上且行歌。


古人亦自逢时少,吾辈何疑忤俗多。


山扫黛痕如尚湿,湖开镜面似新磨。

闭门谁与乐颓年,旋扫桐阴近酒边。


病久一春稀见蝶,雨多六月始闻蝉。


官仓求饱真聊尔,山墅怀归每惘然。

高城断处阁横空,目力虽穷兴未穷。


燕子争泥朱槛外,人家晒网绿洲中。


谁能招唤三秋月,我欲凭陵万里风。

野水交流自满畦,芳池新涨恰平堤。


花藏密叶多时在,莺占高枝尽日啼。


绣袂宝裙催结束,金尊翠杓共提携。

老觉人间无一欣,强寻高处看归云。


天空列嶂开图画,水落寒江学篆文。


四海道途行大半,百年光景近中分。

金微未壮长,火老尚馀烬。


可怜茅舍翁,瞑目困藉躏。


萧萧得一雨,天气颇清润。

日昳小雨不至晡,雨虽未足凉有馀。


细泉泠泠咽幽窦,清吹策策惊高梧。


笠泽老翁病苏醒,欣然起理西斋书。

雨后凉生病体轻,闲拖拄杖出门行。


槐花落尽桐阴薄,时有残蝉一两声。

残暑方炎忽痛摧,无情风雨亦奇哉。


但嗟不为贫人计,未动秋砧雁已来。

泽国霜迟木未疏,秋来更觉爱吾庐。


芭蕉绿润偏宜墨,戏就明窗学草书。

淡日轻云未快晴,涓涓沟水去无声。


为怜一径新苔绿,别就墙阴取路行。

一夜茅檐雨,晨兴乃尔凉。


禽鱼皆遂性,草木自吹香。


微润生琴荐,纤尘避笔床。

小筑涛江外,微凉暑雨馀。


倾囊致欢伯,信脚到华胥。


芳草翩翩蝶,清池泼泼鱼。

陂泽连山脚,风烟接海滨。


孤鸿悲远客,残菊伴陈人。


酒尽瓶枵腹,炉寒客曲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