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摩诘本词客,亦自名画师。


平生出入辋川上,鸟飞鱼泳嫌人知。



山光盎盎著眉睫,水声活活流肝脾。

丑石半蹲山下虎,长松倒卧水中龙。


试君眼力看多少,数到云峰第几重。

两峰苍苍暗石壁,中有百道飞来泉。


人间何处有此景,便欲往买二顷田。

颠张、醉素两秃翁,追逐世好称书工。


何曾梦见王与钟,妄自粉饰欺盲聋。



有如市娼抹青红,妖歌嫚舞眩儿童。

半依云渚半依山,爱此令人不欲还。


负郭田园八九顷,向阳茅屋两三间。


寒松纵老风标在,野鹤虽饥饮啄闲。

朱门深锁春池满,岸落蔷薇水浸莎。


毕竟林塘谁是主,主人来少客来多。

弱柳缘堤种,虚亭压水开。


条疑逐风去,波欲上阶来。


翠羽偷鱼入,红腰学舞回。

莲华峰下锁雕梁,此去瑶池地共长。


好为麻姑到东海,劝栽黄竹莫栽桑。

王子自少无他娱,求佳山林结草庐。


头童齿豁已衰矣,衣弊屡空常晏如。


出游耻怀祢衡刺,归卧尽读倚相书。

三月风光不贷人,千红百紫已成尘。


牡丹底事开偏晚,本自无心独占春。

王郎书逼杨风子,画亦凭陵蜀两孙。


岂是天公憎绝艺,一生憔悴向衡门。

闭户终年懒出游,北山山色可消愁。


何时一扫胡尘尽,更约同吟太华秋。

广文风度绝清真,一代论交不数人。


车马到门常谢病,北山虽远却相亲。

爱君新买街西宅,客到如游鄠杜间。


雨后退朝贪种树,申时出省趁看山。


门前巷陌三条近,墙内池亭万境闲。

风吹笋箨飘红砌,雨打桐花盖绿莎。


都大资人无暇日,泛池全少买池多。

风流子晋罢吹笙,小笔溪山刮眼明。


相倚鸳鸯得偎映,一川风雨断人行。

凌云见桃万事无,我见杏花心亦如。


从此华山图籍上,更添潘阆倒骑驴。

凌云一笑见桃花,三十年来始到家。

从此春风春雨后,乱随流水到天涯。

谢家青山李家据,王家青山当家住。


上头新作读书堂,牙签玉轴古锦囊。


万夫攘臂侬掉臂,万事无味书有味。

诸天别有金色界,金粟如来更奇怪。


玉露洗面晞金风,黄云迎下月姊宫。


未与群芳较颜色,寒香世界谁较得。

向来王家癖于马,今来王家癖于花。


洛阳城里花如海,一半移取来君家。


此花就中最秾丽,姚家黄兼魏家紫。

既得陇,复望蜀,未求宝剑先求玉。


秦相后车一千毂,唐相胡椒八百斛。


黄金肘印驾黄鹄,身前佞佛身后福。

子美百花潭北庄,君今占作咏归堂。


山分剑阁云根瘦,江送蓬婆雪汁香。


漱石枕流红锦浪,浮家泛宅白鸥行。

平地看山山绝低,上楼山色逐层奇。


不知山与楼争长,为复楼随山却移。

近山远岫不知重,暖翠晴岚只满空。


珍重主人将好手,尽驱秀色入楼中。

布袜青鞋已懒行,不如宴坐听啼莺。


只言此老浑无事,种竹移花作么生。

造物那能恼我曹,软红尘里漫徒劳。


是中却有商量处,且道青原几许高。

蜀张与蜀花,乡人相解后。


人存花更腴,人去花亦瘦。

与花不同色,与竹元同德。


风月偏相寻,携手清凉国。

春亦只如是,冬亦只如是。


别有一清风,请君参此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