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局促常悲类楚囚,迁流还叹学齐优。

江声不尽英雄恨,天意无私草木秋。

万里羁愁添白发,一帆寒日过黄州。

少年去国时,不忍轻出昼。


晚归补省郎,但觉惭列宿。


人岂不自揣,幸矣老云岫。

人生天壤间,出处本异趣。


释耒入市朝,徒失邯郸步。


昔人亦有言,刻足以适屦。

倚墙有锄耰,当户有杼轴。


虽云生产薄,桑麻亦满目。


况承先人教,藏书令汝读。

赋性本刚褊,直欲栖深山。


晚乃稍悔悟,自恨不少宽。


胡越本一家,祸福环无端。

古人处丘园,如彼不嫁女。


终身秉大节,敢恨老环堵。


嗟予晚乃觉,乞骸归卒伍。

夜静我欲歌,四座且勿喧。


尧舜本得道,富贵何足捐。


圣人久不作,学者堕语言。

众星丽长空,惟月最为杰。


峨峨大圜镜,粲粲白玉玦。


穿林散珠玑,入户凛霜雪。

全家寄舴艋,结茅非始谋。


江市得烟蓑,不博千金裘。


道散俗日薄,老聃出衰周。

少从长者游,粗闻圣人道。


日食虽一箪,颇觉颜色好。


辛勤五十年,犹秉后凋操。

造请非所长,一带每懒束。


揖客虽小殊,亦未胜仆仆。


正须驾柴车,归艺东篱菊。

南望武昌山,北望齐安城。


楚江万顷绿,著我画舫横。


云帆不须挂,鼍鼓不须鸣。

竹浊蟠小径,屈折斗蛇来。


三年得归去,知绕几千回。

老松连枝亦偶然,红紫事退独参天。


金沙滩头锁子骨,不妨随俗暂婵娟。

故人折松寄千里,想听万壑风泉音。


谁言五鬣苍烟面,犹作人间儿女心。

钟鸣山川晓,露下星斗湿。


老夫梳白头,潘何埙篪集。

脱略看时辈,诸君等发蒙。


董狐常直笔,汲黯少居中。


鵩入迁臣舍,乌号厌世弓。

桓桓陈将军,东屯大江北。


化作虎与豺,楚星南天黑。

江出西陵,始得平地。
其流奔放肆大,南合沅、湘,北合汉沔,其势益张。
至于赤壁之下,波流浸灌,与海相若。

身浮一叶返湓城,凌犯风涛日夜行。


把酒独斟从睡重,还家渐近觉身轻。


岸回樊口依稀见,日出庐山紫翠横。

一别都门今五年,剧谈精壮故依然。


厌居巴蜀千山底,决住荆河十顷田。


老去功名无意取,身闲诗笔更能专。

千里到齐安,三夜语不足。


劝我勿重陈,起游西山麓。


西山隔江水,轻舟乱凫鹜。

夏口风帆赤壁矶,雪堂酾酒竹楼棋。


系舟一日黄州下,只办登临不办诗。

坐吟行看对清秋,懒架仍移近枕头。


放达有唐惟白傅,纵横吾宋是黄州。


左迁商岭题无数,三入承明兴未休。

团湖四面开明镜,中有高楼接泰清。


绛气往来蟾影入,碧光浮动日华生。


云间灭凤孤飞下,空里游鱼作队行。

良宵明月为谁好,记得初来正合夜。


城头火客喏不断,花上鹊栖惊欲下。


更深未觉单衣怯,风细只疑清露泻。

老来不惯离家久,独卧一庵今八夜。


抵搔十爪垢已满,降伏千魔心未下。


荧荧病眼日更昏,皎皎孤怀谁与泻。

御柳宫莺媚远天,金箫玉管醉离筵。


青春佐郡名方起,彩笔题诗句可传。


两岸野花弦子国,五更新月楚人船。

共饭何草草,客来从远道。
倾壶得残酒,聊以开怀抱。


年将半百两鬓华,谪官憔悴来天涯。

流落江湖四见春,天恩复与两朱轮。


几年鱼鸟真相得,从此江山是故人。


碧落已瞻新日月,故园好在旧交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