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安石

王安石,字介甫,号半山,谥文,封荆国公。世人又称王荆公。北宋抚州临川人(今临川区邓家巷人),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、思想家、学者、诗人、文学家、改革家,唐宋八大家之一。北宋丞相、新党领袖。欧阳修称赞王安石:“翰林风月三千首,吏部文章二百年。...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孔鸾负文章,不忍留枳棘。


嗟子刀锯间,悠然止而食。


成书与后世,愤悱聊自释。

江南种菜漫阡陌,紫芥绿菘何所直。


陶生画此共言好,一幅往往黄金百。


北山老圃不外慕,但守荒畦斸荆棘。

世传寿可三松倒,此语难为常人道。


人能百岁自古稀,松得千年未为老。


我移两松苦不早,岂望见渠身合抱。

阊阖城西地如水,鸡鸣黄尘波浪起。


穷年一马望扶桑,东得省门身辄止。


簿书期会老纷纷,邂逅论心喜有君。

沅江水有梁与罾,沅田树桑可蚕耕。


君于其间耻射利,独岸清泚留朱甍。


诗书当前日开阖,冠带满坐相逢迎。

两公天下骏,无地与腾骧。


就死得处所,至今犹耿光。


中原擅兵革,昔日几侯王。

吾心童稚时,不见一物好。


意言有妙理,独恨知不早。


初闻守善死,颇复吝肝脑。

采芝天门山,寒露净毛骨。


帝青九万里,空洞无一物。


倾河略西南,晶射河鼓没。

扁舟欲动更徘徊,一笑相看病眼开。


事忤贵人今见节,政行豪县众称材。


忽惊岁月侵双鬓,却喜山川共一杯。

板舆去国宦三年,华屋归来地一偏。

种竹常疑出冬笋,开池故合涌寒泉。

身闲楚老犹能戏,道胜邹人不更迁。

钟山漠漠水洄洄,西有陵云百尺台。


万物已随和气动,一樽聊与故人来。


天边幽鸟鸣相和,地上晴烟扫不开。

故人名字在瀛洲,邂逅低徊向此留。


鸥鸟一双随坐啸,荷花十丈对冥搜。


水涵樽俎清如洗,山染衣巾翠欲流。

飞甍孤起下州墙,胜势峥嵘压四方。


远引江山来控带,平看鹰隼去飞翔。


高蝉感耳何妨静,赤日焦心不废凉。

门前白道自萦回,门下青莎间绿苔。


杂树绕花莺引去,坏檐无幕雁归来。


寂寥谁共樽前酒,牢落空留案上杯。

穷冬追路出西津,得侍茫然两见春。


发册久嗟淹国士,起家初命慰乡人。


行辞北阙楼台丽,归佐南州县邑新。

南北蹉跎成两翁,悲欢邂逅笑言同。


全家欲出岭云外,匹马肯寻山雨中。


趋府折腰嗟踽踽,听泉分手惜匆匆。

十年江海别常轻,岂料今随寡嫂行。


心折向谁论宿昔,魂来空复梦平生。


音容想像犹如昨,岁月萧条忽已更。

一马常随世事驰,岂论江徼与河湄。


已成白发潘常侍,更似青衫杜拾遗。


勋业傥来知有命,文章聊欲见无期。

德行文章里闬宗,姓名朝野尽知公。


侍亲存没皆全孝,报政初终必竭忠。


性直不从花县乐,分安求逸郁堂空。

丹阳太守意如何,先谒茅卿始下车。


展节事君三黜后,收心奉道五旬馀。


回寻灵药逢芝圃,欲叩真关借玉书。

颇怪梅花不肯开,岂知有意待春来。


灯前玉面披香出,雪后春容取胜回。


触拨清诗成走笔,淋漓红袖趣传杯。

熙河形势压西陲,不觉连营列汉旗。


天子坐筹星两两,将军归佩印累累。


称觞别殿传新曲,衔璧名王按旧仪。

浅溪受日光烱碎,野林参天阴翳长。


幽鸟不见但闻语,小梅欲空犹有香。


长年无可自娱戏,远游虽好更悲伤。

京师花木类多奇,常恨春归人未归。


车马喧喧走尘土,园林处处锁芳菲。


残红已落香犹在,羁客多伤涕自挥。

吾君英睿超光武,良将西征捍隗嚣。


誓斩郅支聊出塞,生擒颉利始归朝。


一丸岂虑封函谷,千骑无由饮渭桥。

春风满地月如霜,拂晓钟声到景阳。


花底裌衣朝宿卫,柳边新火起严妆。


冰残玉甃泉初动,水涩铜壶漏更长。

五年羁旅倦风埃,旧里依然似梦回。


猿鸟不须怀怅望,溪山应亦笑归来。


身闲自觉贫无累,命在谁论进有材。

惨惨秋阴绿树昏,荒城高处闭柴门。


愁消日月忘身世,静对溪山忆酒樽。


南去干戈何日解,东来驲骑此时奔。

河流南苑岸西斜,风有晶光露有华。


门柳故人陶令宅,井桐前日总持家。


嘉招欲覆杯中渌,丽唱仍添锦上花。

秋风摧剥利如刀,漠漠昏烟玩日高。


眼看南山露崖窾,心随东水转波涛。


归期正自凭蓍蔡,生理应须问酒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