袁枚

袁枚,清代诗人、散文家。字子才,号简斋,晚年自号仓山居士、随园主人、随园老人。汉族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乾隆四年进士,历任溧水、江宁等县知县,有政绩,四十岁即告归。在江宁小仓山下筑随园,吟咏其中。广收诗弟子,女弟子尤众。...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路出澶河水最清,当年照影见亲征。


满朝白面三迁议,一角黄旗万岁声。


金币无多民已困,燕云不取祸终生。

倚马休夸速藻佳,相如终竟压邹枚。


物须见少方为贵,诗到能迟转是才。


清角声高非易奏,优昙花好不轻开。

今岁天公大有情,一冬无雪又春晴。


红梅但觉飞香久,绿草何曾借雨生。


双燕翅如迎晓日,百花心更望清明。

伤心六十三除夕,都在慈亲膝下过。


今日慈亲成永诀,又逢除夕恨如何?


素琴将鼓光阴速,椒酒虚供涕泪多。

赋性生来本野流,手提竹杖过通州。


饭篮向晓迎残月,歌板临风唱晚秋。


两脚踏翻尘世路,一肩担尽古今愁。

葛岭花开二月天,游人来往说神仙。


老夫心与游人异,不羡神仙羡少年。

莫唱当年长恨歌,人间亦自有银河。

天地平成始,皇王禅让终。


一人生石纽,万古辟蚕丛。


玉斗胸垂象,金鼗耳启聪。

文思天子搜遗书,子以文名领石渠。
士安不用借五车,嫏嬛福地张华居。


忆昔蛩蛩附蚷虚,两家简牒争搜储,爱而不见心瞿瞿。

龙湫山高势绝天,一条瀑走兜罗绵。
五丈以上尚是水,十丈以下全为烟。


况复百丈至千丈,水云烟雾虽分焉。

云若司马真英豪,磨墨捉我题宝刀。
此刀不许俗笔写,也须笔健如刀者。


拔鞘相夸风满庭,将拔未拔刀先鸣。

玉泉何澄清,银河移在地。


戢戢万鱼头,空行渺无际。


红鳞色陆离,白小影摇曳。

雨气不能尽,散作满园烟。


好风何处来,荷叶为翩翩。


群花浴三日,意态柔且鲜。

明月爱流水,一轮池上明。
水亦爱明月,金波彻底清。


爱水兼爱月,有客登西亭。

泱泱天大风,谁知生此洞。


古剑劈山开,千年不合缝。


我身伛偻入,风迎更风送。

黄厓天上生,对面作浪起。


我头不敢仰,诚恐浪压己。


岂知下望深,青天反作底。

南游过楚江,西征临越甸。


当涂想分割,龙津忆征战。


或营酸枣台,或起明光殿。

看山有所得,日暮聊为文。


厌听舟人子,村语徒纷纷。


酝酿非素乐,典坟愤所忻。

男儿年二十,渐衰珠玉颜。


况乃远行役,风霜悴其间。


饮酒未及醉,坐看白石还。

太华峙西方,倚天如插刀。


闪烁铁花冷,惨淡阴风号。


云雷莽回护,仙掌时动摇。

东汉耻机权,君子多硁硁。

悲哉陈与窦,谋疏功不成。

其时凉州反,有人颁孝经;

意欲口打贼,贼闻笑不胜。

天风肃肃衣裳飘,人声渐小滩声骄。
知是天台古石桥。


一龙独跨山之凹,高耸脊背横伸腰,其下嵌空走怒涛。

龙湫之势高绝天,一线瀑走兜罗绵。


五丈收上尚是水,十丈以下全以烟。


况复百丈至千丈,水云烟雾难分焉。

养鸡纵鸡食,鸡肥乃烹之。


主人计固佳,不可使鸡知。

忆昔童孙小,曾蒙大母怜。

胜衣先取抱,弱冠尚同眠。

髻影红镫下,书声白发前。

凤岭高登演武台,排衙石上大风来。

钱王英武康王弱,一样江山两样才。

寒夜读书忘却眠,锦衾香尽炉无烟。

一枝花对足风流,何事人间万户侯。


生把黄金买别离,是侬薄幸是侬愁。

不着衣冠近半年,水云深处抱花眠。


平生自想无官乐,第一骄人六月天。

桐江春水绿如油,两岸青山送客舟。


明秀渐多奇险少,分明山色近杭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