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与义

陈与义,字去非,号简斋,汉族,其先祖居京兆,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,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(现在属河南)。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(1090年),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(1138年)。北宋末,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,同时也工于填词。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,...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巨源邦之栋,急士如拾珍。
定知柳下锻,远胜崔史陈。
绝交虽已隘,益见叔夜真。
杜门十日疾,因得观妄身。
勿云千金躯,今视如埃尘。
平生老赤脚,每见生怒嗔。
一官专为口,俯仰汗我颜。
顾将千日饥,换此三岁闲。
冥冥云表雁,时节自往还。
云黄天为低,窗白雪初作。
幽人睡方觉,帘外舞万鹤。
斜斜既可人,整整亦不恶。
雨后江上绿,客愁随眼新。
桃花十里影,摇荡一江春。
朝风迎船波浪恶,暮风送船无处泊。
江头云黄天酝雪,树枝惨惨冻欲折。
耐寒野鸭不知归,犹向沙边弄羽衣。
黄茅终日不自力,影乱弱藻相因依。
纷纷骑马尘及腹,名利之窟争驰逐。
眼明见此山中吏,怪底吾庐有林谷。
雌雄相对目炯炯,意闲不受荣与辱。
千里烟草绿,连山雨新足。
老牛抱朝饥,向山影觳觫。
犊儿狂走先过浦,却立长鸣待其母。
金章笑鹑衣,玉堂陋茅茨。
石火不须臾,白驹隙中驰。
丝鬓那可避,会当来如期。
金张与许史,不知寒士名。
石交少瑕疵,但有一曲生。
丝色随染异,择交士所贵。
建德我故国,归哉遄我驱。
除道得欢伯,荆棘无复馀。
满怀秋月色,未觉饥肠虚。
断蓬随天风,飘荡去何许。
寒草不自振,生死依墙堵。
两途俱寂寞,众手剧云雨。
曾听石楼水,今过邵州滩。
一笑供舟子,五年经路难。
云间落日淡,山下东风寒。
回环三百里,行尽力都穷。
巴丘左移右,章华西转东。
江声摇斗柄,秋色弥葭丛。
洞庭微雨后,凉气入纶巾。
水底归云乱,芦丛返照新。
遥汀横薄暮,独鸟度长津。
临老伤行役,篮舆岁月奔。
客愁无处避,世事不堪论。
白道含秋色,青山带雨痕。
楼迥云随画栱飞,卷帘又映雪晴时。
千林冻解阴霾扫,放出青山分外奇。
水堂长日静鸥沙,便觉京尘隔鬓华。
梦里不知凉是雨,卷帘微湿在荷花。
露侵驼褐晓寒轻,星斗阑干分外明。
寂寞小桥和梦过,稻田深处草虫鸣。
半篙寒碧秋垂钓,一笛西风夜倚楼。
多少巫山旧家事,老来分付水东流。
邺城台殿已荒凉,依旧山河满夕阳。
瓦砾却镵今日砚,似教人世写兴亡。
门外子规啼未休,山村日落梦悠悠。
故园便是无兵马,犹有归时一段愁。
爱歌纤影上窗纱,无限轻香夜绕家。
一阵东风湿残雪,强将娇泪学梨花。
纪德刊碑不厌丰,龙眠深洞一言通。
坐看绿浪摇千里,拔薤栽榆未当功。
云气初看龙起湫,雨声旋听树惊秋。
已教农父歌田守,更遣虞人信魏侯。
万里平生几蛇足,九州何路不羊肠。
只应绿士苍官辈,却解从公到雪霜。
人间风露不到畹,只有酪奴无世尘。
何须更待秋风至,萧艾从来不共春。
鄂州迁客一花说,仇池老仙五字铭。
并入晴窗三昧手,不须辛苦读骚经。
自接曲生蓬户外,便呼伯雅竹床头。
真逢幼妇著黄绢,直遣从事到青州。
壮夫三箭功名手,儒士百篇藜苋肠。
莫道人人握珠玉,应须字字挟风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