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颀,东川人。
开元二十三年贾季邻榜进士及第。
调新乡县尉。
防,河中人。
开元二十二年李琚榜及第。
颜真卿甚敬爱之,欲荐于朝,不屈。
季兰,名冶,以字行,峡中人,女道士也。
美姿容,神情萧散。
专心翰墨,善弹琴,尤工格律。
长卿,字文房,河间人。
少居嵩山读书,后移家来鄱阳最久。
开元二十一年徐征榜及第。
建,长安人。
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登科。
大历中,授盱眙尉。
国辅,山阴人。
开元十四年严迪榜进士,与储光羲、綦毋潜同时。
举县令,累迁集贤直学士、礼部郎中。
夫云汉昭回,仰弥高于宸极;洪钟希叩,发至响于咸池。
以太宗天纵,玄庙聪明,宪、德、文、僖,睿姿继挺,俱以万机之暇,特驻吟情,奎璧腾辉,衮龙浮彩,宠延臣下,每锡赠酬。
故上有好者,下必有甚焉者矣。
鸿,字浩然,隐居嵩山。
博学,善八分书,工诗,兼画山水树石。
开元初,玄宗备礼征再三,不至。
筠,字贞节,华阴人。
通经义,美文辞。
举进士不中,隐居南阳倚帝山为道士。
翰,字子羽,并州人。
景云元年卢逸下进士及第。
又举直言极谏,又举超拔群类科。
峤,字巨山,赵州人。
十五通五经,二十擢进士,累迁为监察御史。
武后时,同凤阁鸾台平章事。
子昂,字伯玉,梓州人。
开耀二年许旦榜进士。
初,年十八时,未知书,以富家子,任侠尚气弋博,后入乡校感悔,即于州东南金华山观读书,痛自修饬,精穷坟典,耽爱黄、老、《易》象。
希夷,字廷芝,颍川人。
上元二年郑益榜进士,时年二十五,射策有文名。
苦篇咏,特善闺帷之作,词情哀怨,多依古调,体势与时不合,遂不为所重。
之问,字延清,汾州人。
上元二年进士。
伟貌辩给。
佺期,字云卿,相州人。
上元二年郑益榜进士。
工五言。
审言,字必简,京兆人,预之远裔。
咸亨元年宋守节榜进士,为隰城尉。
恃高才,傲世见疾。
宾王,义乌人。
七岁能赋诗。
武后时,数上疏言事,得罪贬临海丞,鞅鞅不得志,弃官去。
炯,华阴人。
显庆六年举神童,授校书郎。
永隆二年,皇太子舍奠,表豪俊,充崇文馆学士。
绩,字无功,绛州龙门人,文中子通之弟也。
年十五游长安,谒杨素,一坐服其英敏,目为神仙童子。
隋大业末,举孝廉高第,除秘书正字。
信明,青州人。
少英敏,及长,强记,美文章。
高孝基语人曰:"崔生才冠一时,但恨位不到耳。
众甫,京口人。
隐居不务进取,与皇甫御史友善,精庐接近。
后各游四方,曾寄处士诗曰:"伏腊同鸡黍,柴门闭雪天。
遥,丹阳人。
天宝间,尝仕为忠王府仓曹参军。
与王维结交,同慕禅寂,志趣高疏,多云岫之想。
继,字懿孙,襄州人。
天宝十二年礼部侍郎杨浚下及第。
与皇甫冉有髫年之故,契逾昆玉,早振词名。
士元,字君胄,中山人也。
天宝十五载卢庚榜进士。
宝应初,选京畿县官。
曾,字孝常,冉之弟也。
天宝十二年杨儇榜进士。
善诗,出王维之门。
嘉佑,字从一,赵州人。
天宝七年杨誉榜进士,为秘书正字。
以罪谪南荒,未几何,有诏量移为鄱阳宰,又为江阴令。
何,字幼嗣,润州延陵人,包融之子也。
与弟佶,俱以诗鸣,时称"二包"。
天宝七年杨誉榜及第。
颢,汴州人。
开元十一年源少良下及进士第。
天宝中,为尚书司勋员外郎。
翰,润州人。
开元十八年崔明允下进士及第,次年中博学宏辞,与郑昉同时,官至礼部员外郎。
为诗词笔双美,既多兴象,复备风骨。
中孚,楚州人。
居鄱阳最久。
初为道士,山阿寂寥,后还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