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一春今岁两中和,信道韶华定较多。


二月半头花已尽,脱空日月退还他。

捣蓝作雨两宵倾,生怕难乾急放晴。


一路东皇新晒染,桑黄麦绿小枫青。

单车一节又行春,敢为观风惜病身。


只是担头无櫑子,枉教唤作踏青人。

出了长干过了桥,纸钱风里树萧骚。


若无六代英雄骨,牛首诸山肯尔高。

绵山恨骨已寒灰,尽禁厨烟肯更回。


老病不禁馊食冷,杏花饧粥汤将来。

头上高垂碧玉盆,谁将漂絮尚残痕。


青天幸自秋江样,须惹三丝两缕云。

岭花袍紫不知名,涧草茸青取次生。


便是常州草虫本,只无蚱蜢与蜻蜓。

葱茏晚色正佳哉,苦被归鞍紧紧催。

船压浮荷沈水底,须臾船过却浮来。

风撩太液小荷欹,日丽长杨花影低。


阑入苑中啼不歇,恨身不及一黄鹂。

行尽孤山碧四围,却寻初路得来时。


好风借与归船便,吹近琼林却不吹。

和靖先生坟已荒,空馀松竹故苍苍。


王孙自洗鸬鹚杓,满酌真珠酹一觞。

橘花如雪细吹香,杏子团枝未可尝。


行到陈朝枯柏处,孤山山背水中央。

御池水满苑门开,泥带飞花路带苔。


到得孤山翻作恶,海棠闹日不曾来。

船从咏泽过孤山,径度琉璃一簟间。


隔岸多情杨柳树,向人招唤俯烟鬟。

画舫侵晨系柳枝,主人生怕客来迟。


娇云嫩日无风色,幸是湖船好放时。

今日清和和又清,王孙领客出都城。


好天胜日能多少,三到西湖始一晴。

只见春晴道是晴,不知半夜嫩寒生。


疾风吹落林间雨,细雨还成大雨声。

姚黄魏紫向谁赊,郁李樱桃也没些。


却是南中春色别,满城都是木绵花。

梳头正美睡相催,理尽霜丝梦恰回。


窗隙小风能几许,也吹蛛网去还来。

补尽窗棂闭尽门,茶瓯火阁对炉熏。


中庭浅水休教扫,政要留看雨点纹。

南方气候北方殊,春里清寒腊里无。


雨入竹林浑不见,只来叶尾作真珠。

二月初头春向中,花梢薄日柳梢风。

折花客子浑无赖,狼藉须教满路红。

晓翠妨人看远山,小风偏入客衣单。


桃花爱做春寒信,只恐桃花也自寒。

小诗苦雨当云笺,寄似南风一问天。


漏得银河乾见底,却将什么作丰年。

无朝无夕雨翻盆,村北村南水接天。


断却市桥君莫笑,前头野渡更无船。

日华今日始微暄,次第梅花暖更妍。


只有树阴偏得意,占它残雪不还天。

花绕朱檐柳绕栏,小亭面面锦团栾。


春风横欲欺诗瘦,且下东窗护嫩寒。

中和节里半春天,一拂清寒半点暄。


憔悴不胜梅欲落,娇饶无对杏初繁。

去年上巳政南来,明日初三忽又催。


雨压云头浑欲落,风翻日脚急吹开。


莫因岭外无花卉,便对春光废酒杯。

星淡孤萤月一梳,迎春早起正愁予。


土牛只解催人老,春气自来何事渠。


官柳野梅残雪后,金幡玉胜晓光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