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火云散作郁金云,檐际移床偃病身。


古井石崖新汲水,花洲苔砌荡晴尘。


风才小动即停吹,竹自不凉那及人。

良辰美景底须来,苦恼如山正满怀。


蝉度清歌侑溪柳,花吹黄雪洒官槐。


新秋风物俱堪赏,久病心情自不佳。

踉蹡儿孙忽满庭,折荷骑竹臂春莺。


巧楼后夜邀牛女,留钥今朝送化生。


节物催人教老去,壶觞拜赐喜先倾。

大地风尘恶,长天岁月奔。


忧来浑是感,梦破与谁言。


缑鹤空回首,河牛暗断魂。

人世拘形迹,别去间山川。


岂意灵仙偶,相望亦弥年。


夕衣清露湿,晨驾秋风前。

双针竞引双丝缕。
家家尽道迎牛女。
不见渡河时。

牛星织女年年别。
分明不及人间物。
匹鸟少孤飞。

问双星、有情几许。
消磨不尽今古。
年年此夕风流会,香暖月窗云户。

巧云妆晚,西风罢暑,小雨翻空月坠。
牵牛织女几经秋,尚多少、离肠恨泪。


微凉入袂,幽欢生座,天上人间满意。

三秋灵匹此宵期,万古传闻果是非。


免俗未能还自笑,金针乞得巧丝归。

拜月亭前梧叶稀,穿针楼上觉秋迟。


天孙正好贪欢笑,那得工夫赐巧丝。

冰盘荐巧,珠帘堆莹,半卷生绡光致。
嫦娥妒眼便西沈,又早倩、羲和催辔。


多情瑞鹊,填桥度我,何不晓来回避。

此夕知何夕,今秋似去秋。


凉风兼远思,并在最高楼。

闰月新秋重七日,金风玉露夜如何。


似怜天上佳期少,特遣仙姬再渡河。

离人惜离景,星聚又星分。


双津乌鹊候,三山鸾鹤群。


锦江澄夕浪,玉台生晓云。

露罥蛛丝,小楼阴堕月,秋惊华鬓。
宫漏未央,当时钿钗遗恨。
人间梦隔西风,算天上、年华一瞬。

睡轻时闻,晚鹊噪庭树。
又说今夕天津,西畔重欢遇。
蛛丝暗锁红楼,燕子穿帘处。

西风吹鹤到人间。
凉月满缑山。
银河万里秋浪,重载客槎还。

懒浴新凉睡早。
雪靥酒红微笑。
倚楼起把绣针小。

望碧天书断,宝枕香留,泪痕盈袖。
谁识秋娘,比行云纤瘦。
象尺熏炉,翠针金缕,记倚床同绣。

开过南枝花满院。
新月西楼,相约同针线。
高树数声蝉送晚。

数日西风,打秋林枣熟,还催人去。
瓜果夜深,斜河拟看星度。
匆匆便倒离尊,怅遇合、云销萍聚。

露蛩初响,机杼还催织。
婺星为情慵懒,伫立明河侧。
不见津头艇子,望绝南飞翼。

火流知节换,秋到喜身安。


林鹊真安往,河桥晚未完。


得闲心不厌,求巧老应难。

双星良夜,耕慵织懒,应被群仙相妒。
娟娟月姊满眉颦,更无奈、风姨吹雨。


相逢草草,争如休见,重搅别离心绪。

银渚盈盈渡,金风缓缓吹。
晚香浮动五云飞。
月姊妒人、颦尽一弯眉。

水口故城丘垄平,新亭乃有縆铁横。


归艎击汰若飞渡,一雨彻明秋涨生。


东楼锁江两重客,笔墨当代俱诗鸣。

烛烬香销夜漏迟,人间天上共佳期。


女牛有约通银汉,儿女虚传送彩丝。


月色冷侵丹桂影,露华凉沁碧梧枝。

鹊桥千丈跨银河,夜静风恬水不波。


牛女相逢又相失,欢情不似别情多。

七年暑中行,道路万里赊。


今夕已七夕,我犹在天涯。


系船苍石根,人影散晚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