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秋风清,秋月明,


落叶聚还散,寒鸦栖复惊。

亦知世是休明世,自想身非富贵身。


但恐人间为长物,不如林下作遗民。


游依二室成三友,住近双林当四邻。

白首馀杭白太守,落魄抛名来已久。


一辞渭北故园春,再把江南新岁酒。


杯前笑歌徒勉强,镜里形容渐衰朽。

水洗尘埃道味尝,甘于名利相相忘。


心怀天洞丹霞客,各诵三清紫府章。


早里采莲歌达旦,一轮明月桂飘香。

七人五百七十岁,拖紫纡朱垂白须。


手里无金莫嗟叹,尊中有酒且欢娱。


诗吟两句神还王,酒饮三杯气尚粗。

梁园修竹旧传名,园废年深竹不生。


千亩荒凉寻未得,百竿青翠种新成。


墙开乍见重添兴,窗静时闻别有情。

四月天气和且清,绿槐阴合沙堤平。


独骑善马衔镫稳,初著单衣肢体轻。


退朝下直少徒侣,归舍闭门无送迎。

沣水店头春尽日,送君上马谪通川。


夷陵峡口明月夜,此处逢君是偶然。


一别五年方见面,相携三宿未回船。

拨瓮浮醅新酿熟,得霜寒菊始开齐。


养丹道士颜如玉,爱酒山公醉似泥。


不惜蕊从蜂采去,尚馀香有蝶来栖。

结绶当年仕两京,自怜年少体犹轻。


伊川洛浦寻芳遍,魏紫姚黄照眼明。


客思病来生白发,山城春至少红英。

稽山自与岐山别,何事连年鸑鷟飞。


百辟商量旧相入,九天祗候老臣归。


平湖晚泛窥清镜,高阁晨开扫翠微。

少年曾醉酒旗下,同辈黄衣颔亦黄。


蹴踏青云寻入仕,萧条白发且飞觞。


令徵古事欢生雅,客唤闲人兴任狂。

翔鸾阙下谢恩初,通籍由来在石渠。


暂入南宫判祥瑞,还归内殿阅图书。


故人犹在三江外,同病凡经二纪馀。

首阳垂范远,吏部属辞深。


染翰著嘉尚,系言光德音。

梁溪归自镜湖天,笔卷湖光入大篇。


倾出锦囊和雨湿,炯如柘弹走盘圆。


许分句法何曾付,自笑芜辞敢浪传。

琢瓷作鼎碧于水,削银为叶轻如纸。


不文不武火力匀,闭阁下帘风不起。


诗人自炷古龙涎,但令有香不见烟。

向来年少今老翁,随身不去只有穷。


请君与我共看镜,岂复平生冰雪容。


秋霖暗天瘦日色,满掇黄花当朝食。

翠荚中排浅碧珠,甘欺崖蜜软欺酥。


沙瓶新熟西湖水,漆櫑分尝晓露腴。


味与樱梅三益友,名因蚕茧一丝絇。

昨携儿辈扣云关,绕遍岩花恣意看。


苔砌落深金布地,水沉烝透粟堆盘。


寄诗北阮赊秋色,供我西窗当晚餐。

不风不雨正晴和,翠竹亭亭好节柯。


最爱晚凉佳客至,一壶新茗泡松萝。


几枝新叶萧萧竹,数笔横皴淡淡山。

博学多识与凡殊,时将昏暮白日午。


朅来归耕永自疏,结构野草起屋庐。


宴处从容观诗书,山鸟群鸣我心怀。

长身少髯复多骨,忆在儿时获相识。


满朝善类推老成,乡曲名流诵才德。


尔来契阔四十年,停鸾峙鹄欣相传。

元老墟墓中得贬,诸贤烟瘴里招魂。


无尽自夸佛口眼,子厚先拚鬼骨臀。

吾观明府毫端妙,传得尊公肘后方。


番俗尚歌汉东柳,莆人不剪召南棠。


威驱未若心怀惠,内荏徒然外抑强。

昏昏默默嗟衰朽,白白红红忆盛强。


自古人惟称单父,至今我尚爱桐乡。


刈时留取葵根在,拔处无令薤本伤。

御阶人看放班回,谁记乾淳旧事哉。


进卷已尝观所主,闻弦上欲老其才。


割鸡必待民谣著,峨豸多由县谱来。

历监三郡无殊渥,饱阅千帆奈逆风。


晋尚高谈重方外,汉称半刺曰治中。


不惟守听廉丞语,所至民歌别驾功。

四十年前忝此除,偶因诗祸免题舆。


故交反眼炎凉异,岁月惊心露电如。


衔内条冰疑有欠,镜中须雪摘无馀。

屋角微闻哢晓禽,起煨榾柮旋冠簪。


莱衣儿老长相守,椒酒翁衰且少斟。


浮世事浑忘记了,暮年诗转用功深。

久辞两禁归民伍,遥想群仙谒帝居。


少有人临雀罗者,未知谁饮兽樽欤。


向来不晓京房易,老去粗通泛胜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