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古寺一盂饭,弊衣三岁尘。


相应维帝祝,子已得袍新。


范叔复何望,原生甘自贫。

昔读远公传,颇闻高行僧。


庐山将欲雪,瀑布结成冰。


寻迹数百载,历危千万层。

十载七来此,每嗟多异今。


池灰休辨劫,川月解明心。


遗墨悲苏倩,高情想遁林。

云出任西东,飘然意莫穷。


山川生眼界,巾舄遍区中。


去去曾无著,劳劳本是空。

春雪满蓑笠,海边先燕归。


千林新改叶,百衲旧来衣。


溪水从何至,山云自解飞。

折取东桥柳,青青向故人。


欲知问馆处,要识旧溪春。


旋洒铜瓶水,休沾野寺尘。

苍山去不远,日日起寒云。


堂上看飞雪,水边思练裙。


铜瓶生薄冻,桂火压残薰。

山头百亩宫,庭下千年树。


在昔甘露霏,尝疑神物护。


阴连殿阁寒,声撼雷霆怒。

生栖云际巘,没葬寺傍村。


破案残经卷,新坟出树根。


松悲隔溪路,月照旧山门。

叶下潇湘阔,杯浮岂道迟。


宾鸿不到处,危彴独行时。


翠岭祝融宅,乔松虞舜祠。

飞锡应来从鹫岭,卓茅浑未有蜂窠。


输他灵运先成佛,笑杀僧伽改姓何。


一半芋甘堪共饱,六如语妙不须多。

万顷烟波百尺丝,禅家宗旨有谁知。


自嫌固陋如高叟,却为僧笺把钓诗。

自昔吴僧标致清,经禅之外有诗名。


士衡止在东家住,恨不同听鹤唳声。

诚和尚昔挂孤帆,圭上人今架小庵。


老去身无安顿处,挑包便拟作禅参。

贵公葬法妙蓍龟,眼力尤高异管窥。


先世曾从牧堂学,前身疑是涅槃师。


服寒食散方谁验,营土馒头计已迟。

昔委荆榛谁起废,今增轮奂不为奢。


微神通力营经藏,须海潮音转法华。


况有紧帮王打供,岂无长者子倾家。

揖退新龙象,归寻旧鹤猿。


空令行百里,不遣骂三门。


易致实封者,难招不动尊。

老倦逢迎揖客稀,上人乃肯顾柴扉。


愧无林下茶瓜待,忽有空中杖锡飞。


师瘦能吟无本句,吾穷难赠大颠衣。

脱白披缁迹涉奇,傍人能说举幡时。


禅家合掌来参请,乌寺摇头不住持。


喜舍未逢大檀越,实封输与小沙弥。

星星短发茁霜根,今后村非昔后村。


无客雨中能裹饭,有僧月下忽敲门。


佛为摩顶虽真觉,儒劝加巾亦格言。

故交岁晚各西东,解后斯人慰老穷。


莫把冠巾浼澄观,更添须发恼林公。


强牵谢客为禅客,闲伴涪翁作钓翁。

忆在山中识二僧,一亡一已拂衣行。


壁间笠徙名蓝挂,寺外松过寿塔生。


陇月定知今夕恨,涧泉犹咽旧时声。

□侯劝师柔软说,刘叟所见适不同。


有时一句撞墙倒,有时一喝惊耳聋。

尔祖西来无文字,受持一句心是佛。


烦恭藏主试问他,楞伽四卷是何物。

昔寻老岳到庵西,岳死庵空路已迷。


师举旧诗余不记,茫然恐是梦中题。

社友携诗访,怜予满面尘。


么么今出局,不是社中人。

和靖肘后诀,不曾埋土中。


烦师试寻看,寻得报衰翁。

参寥灯一点,不审是谁传。


晚识纲书记,元来在汝边。

翻经岩电眼,竖拂海潮音。


暂卓飞空锡,坚辞布地金。


忉忉菩萨语,切切老婆心。

晚入应真理,经行尚未回。


房中无俗物,林下有青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