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玉萧萧数亩秋,箨龙名为道人留。
不须乞米供高士,但与开轩作胜游。
此地七贤谁笑傲,何时六逸自赓酬。
高亭五月尚寒生,回首尘沙自郁蒸。
砌水乱流穿石底,槛云高出蔽山层。
跻攀欲绝人间世,缔构知从物外僧。
道人传业自天台,千里翛然赴感来。
梵行毗沙为外护,法筵灵曜得重开。
已能为我迂神足,便可随方长圣胎。
黄鹤抚四海,翻然落中州。
一听笙与镛,低回如有求。
飞鸣阿阁上,好与凤皇游。
一公持一钵,想复度遥岑。
地瘦无黄犊,春来草更深。
一丘常欲卧,三径苦无资。
北土非吾愿,东林怀我师。
黄金燃桂尽,壮志逐年衰。
弊庐在郭外,素产惟田园。
左右林野旷,不闻朝市喧。
钓竿垂北涧,樵唱入南轩。
翠微终南里,雨后宜返照。
闭关久沈冥,杖策一登眺。
遂造幽人室,始知静者妙。
带雪梅初暖,含烟柳尚青。
来窥童子偈,得听法王经。
会理知无我,观空厌有形。
给园支遁隐,虚寂养身和。
春晚群木秀,间关黄鸟歌。
林栖居士竹,池养右军鹅。
归心不可夺,千里故园春。
及见市朝事,却思江海人。
烟波方得伴,松月定为邻。
银潢耿耿霜棱棱,西轩月色寒如冰。
上人一叩朱丝绳,万籁不起秋光凝。
伏羲归天忽千古,我闻遗音泪如雨。
空半簇楼台,红尘安在哉。
山分江色破,潮带海声来。
烟景诸邻断,天光四望开。
清言一以遥,默默江楼上。
安得如白云,无心两相忘。
欣逢柏台友,共谒聪公禅。
石室无人到,绳床见虎眠。
阴崖常抱雪,枯涧为生泉。
石溪流已乱,苔径人渐微。
日暮东林下,山僧还独归。
昔为庐峰意,况与远公违。
本来清净所,竹树引幽阴。
檐外含山翠,人间出世心。
圆通无有象,圣境不能侵。
物化同枯木,希夷明月珠。
本来生灭尽,何者是虚无。
一坐看如故,千龄独向隅。
白露伤草木,山风吹夜寒。
遥林梦亲友,高兴发云端。
郭外秋声急,城边月色残。
芳丛翳湘竹,零露凝清华。
复此雪山客,晨朝掇灵芽。
蒸烟俯石濑,咫尺凌丹崖。
海畔尖山似剑铓,秋来处处割愁肠。
若为化得身千亿,散上峰头望故乡。
南山四至分明也,一日元来十二时。
两个泥牛齐着力,矛头淅米剑头炊。
此道沈霾多历年,喜君占斗斸龙泉。
我学渊明贫至骨,君岂有意师无弦。
潇洒侯王非爵命,道人胸中有水镜。
鱼吼钟鸣索饭钱,牧牛耕种别人田。
淮师收得祖关在,一笛操江月满船。
三百六旬长扰扰,不冲风雨即尘埃。
久惭朝士无裨补,空愧高僧数往来。
学道穷年何所得,吟诗竟日未能回。
苟可以寓其巧智,使机应于心,不挫于气,则神完而守固,虽外物至,不胶于心。
尧、舜、禹、汤治天下,养叔治射,庖丁治牛,师旷治音声,扁鹊治病,僚之于丸,秋之于奕,伯伦之于酒,乐之终身不厌,奚暇外慕?夫外慕徙业者,皆不造其堂,不哜其胾者也。
往时张旭善草书,不治他技。
山僧爱山出无期,俗士牵俗来何时。
祝融峰下一回首,即是此生长别离。
结宇题三藏,焚香老一峰。
云间独坐卧,只是对山松。
璋公不出院,群木闭深居。
誓写一切经,欲向万卷馀。
挥毫散林鹊,研墨警池鱼。
青衣谁开凿,独在水中央。
浮舟一跻攀,侧径缘穹苍。
绝顶诣老僧,豁然登上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