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泉今已矣,开落梦中花。
欲哭青松墓,却留黄檗家。
眼花飞作练,心事苦如茶。
劫火不飞处,便如仙洞源。
载秧交野艇,卖笋到僧门。
潮水河分港,南风雨暗村。
投憩得幽寺,便忘行路遥。
竹边流水过,门外好山朝。
金相已流土,海音无复潮。
溪声便是广长舌,山色岂非清净身。
夜来八万四千偈,他日如何举似人。
符离道士晨兴际,华岳先生尸解馀。
忽见黄庭丹篆句,犹传青纸小朱书。
世俗何知贫是病,神仙可学道之馀。
但知白酒留佳客,不问黄公觅素书。
凄凉雨露三年后,仿佛尘埃数字馀。
至用榴皮缘底事,中书君岂不中书。
东林送客处,月出白猿啼。
笑别庐山远,何烦过虎溪。
我寻青莲宇,独往谢城阙。
霜清东林钟,水白虎溪月。
天香生虚空,天乐鸣不歇。
东林北塘水,湛湛见底清。
中生白芙蓉,菡萏三百茎。
白日发光彩,清飙散芳馨。
向晚双池好,初晴百物新。
袅枝翻翠羽,溅水跃红鳞。
萍泛同游子,莲开当丽人。
后集寄将何处去,故山迢递在匡庐。
旧僧独有云皋在,三二年来不得书。
别后道情添几许,老来筋力又何如。
新年三五东林夕,星汉迢迢钟梵迟。
花县当君行乐夜,松房是我坐禅时。
忽看月满还相忆,始叹春来自不知。
谪辞魏阙鹓鸾隔,老入庐山麋鹿随。
薄暮萧条投寺宿,凌晨清净与僧期。
双林我起闻钟后,只日君趋入阁时。
经窗灯燄短,僧炉火气深。
索落庐山夜,风雪宿东林。
看尽江湖千万峰,不嫌云梦芥吾胸。
戏招西塞山前月,来听东林寺里钟。
远客岂知今再到,老僧能记昔相逢。
石溪流已乱,苔径人渐微。
日暮东林下,山僧还独归。
昔为庐峰意,况与远公违。
胜地东林十八公,庐山千古一清风。
渊明岂是难拘束,正与白莲出处同。
白莲种出净无尘,千古风流社里人。
禅律定知谁束缚,过溪沽酒见天真。
见师初事懿皇朝,三殿归来白马骄。
上讲每教倾国听,承恩偏得内官饶。
当时可爱人如画,今日相逢鬓已凋。
仲月景气佳,东林一登历。
中有故人诗,凄凉在高壁。
精思长悬世,音容已归寂。
紫阁西边第几峰,茅斋夜雪虎行踪。
遥看黛色知何处,欲出山门寻暮钟。
碧涧苍松五粒稀,侵云采去露沾衣。
夜启群仙合灵药,朝思俗侣寄将归。
道场斋戒今初服,人事荤膻已觉非。
过溪无限翠屏开,大笑从教虎子猜。
不独山中添故事,仍教题作小飞来。
绮川亭上凌云赋,人在回仙旧游处。
谁教书剑走长安,荻月霜枫等闲度。
朱门不炙钓竿手,万卷难供折腰具。
谈易翻经宰木春,三生犹自袅烟熏。
客尘长隔虎溪水,劫火不侵香谷云。
老矣懒供莲社课,归哉忺读草堂文。
东林日暮更登山,峰顶高僧有兰若。
云萝磴道石参差,水声深涧树高下。
远公学佛却援儒,渊明嗜酒不入社。
忆携拄杖过东林,掣电奔雷听法音。
青壁倚天元满眼,白云出岫本无心。
峨眉江崄公无度,法眼泉清我欲寻。
离魂断续楚江壖,叶坠初红十月天。
紫陌事多难数悉,青山长在好闲眠。
方趋上国期干禄,未得空堂学坐禅。
云斋曾宿借方袍,因说浮生大梦劳。
言下是非齐虎尾,宿来荣辱比鸿毛。
孤舟千棹水犹阔,寒殿一灯夜更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