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入山从此不须深,君子亭中人不寻。


青竹短篱围昼静,梅花两树照春阴。

斫竹和梢编作篱,微风如在竹林时。


无人来访庞居士,晚日疏阴光陆离。

祝融回禄意佳哉,挽我梅花树下来。


一夜东风不知惜,月明满树十分开。

天公恶剧逐番新,赖是今年有主人。


君子亭中眠白昼,燕公楼上眺青春。

纶巾古鹤氅,日暮槲林间。


谁使翁迎客,应闻屐响山。


占年又得熟,劝我不须还。

千里空携一影来,白头更着乱蝉催。


书生身世今如此,倚遍周家十二槐。

乱离无处不伤情,况复看碑对古城。


路绕寒山人独去,月临秋水雁空惊。


颜衰重喜归乡国,身贱多惭问姓名。

机鸣舂响日暾暾,鸡犬相和汉古村。


数派清泉黄菊盛,一林寒露紫梨繁。


衰翁正席矜新社,稚子齐襟读古论。

清冬和暖天,老钝昼多眠。


日爱闾巷静,每闻官吏贤。


寒菹供家食,腐叶宿厨烟。

一门深掩得闲权,纯白遗风要独全。


强接俗庸中反道,敢嫌贫病是欺天。


围形古寺谙寻鹤,照藓秋廊拟疏玄。

抱关随俗本无能,却掩深居避爱憎。


两岸解惊秋钓石,风窗花落夜棋灯。


穿云寄药多山叟,刻竹留诗半野僧。

两鬓垂丝发半霜,石城孤梦绕襄阳。


鸳鸿幕里莲披槛,虎豹营中柳拂墙。


画舸欲行春水急,翠帘初卷暮山长。

解带独裴回,秋风如水来。


轩墀湿繁露,琴几拂轻埃。


晨鸟犹在叶,夕虫馀囗苔。

种柳南江边,闭门三四年。


艳花那胜竹,凡鸟不如蝉。


嗜酒渐婴渴,读书多欲眠。

柱础犹蒸湿未休,悬知雨意未全收。


只忧场上芽生稻,不厌田间水拍沟。

出城烟火少,况复是今朝。


闲坐将谁语,临觞只自谣。


阶前春藓遍,衣上落花飘。

今朝一百五,出户雨初晴。


舞爱双飞蝶,歌闻数里莺。


江深青草岸,花满白云城。

十五年来笔砚功,只今犹在苦贫中。


三秋客路湖光外,万里乡关楚邑东。


鸟径杖藜山翳雨,猿林欹枕树摇风。

竹门茅屋带村居,数亩生涯自有馀。


鬓白只应秋鍊句,眼昏多为夜抄书。


雁惊风浦渔灯动,猿叫霜林橡实疏。

九土如今尽用兵,短戈长戟困书生。


思量在世头堪白,画度归山计未成。


皇泽正沾新将士,侯门不是旧公卿。

古陌寒风来去吹,马蹄尘旋上麻衣。


虽然干禄无休意,争奈趋时不见机。


诗思趁云从岳涌,乡心随雁绕湖飞。

日日惊身事,悽悽欲断魂。


时清不自立,发白傍谁门。


中路残秋雨,空山一夜猿。

【其一】


愁早无端到小斋,问愁谁送与谁媒。


残年原未将愁去,不是新年别带来。


【其二】


不求见面惟通谒,名刺朝来满敝庐。

瓦溜初停旭日高,苔花晕碧草齐腰。


一番浓绿催朱夏,昨夜新波失断桥。


积雨情怀浑欲病,乍喧衣著最难调。

与君爱清风,移榻就明月。


月落见星繁,星繁如昼热。


沾衣轻露坠,响岸崩湍啮。

辞家彩胜人为日,归路梨花雨合晴。


庭下秋千应未拆,笼中鹦鹉即闻声。


千门走马将看榜,广市吹箫尚卖饧。

闻说郊禖喜气翔,曾由乙卯命封商。


今朝钟鼓登歌祀,何日熊罴作梦祥。


扫雪野庐风凛凛,升坛公衮佩锵锵。

莎径依然见莎叶,莲塘无复有莲花。


更看白水满城下,说着当时龙骨车。

尖风细细欲穿帘,残雪微销冻结檐。


盏里醇醪无限满,镜中白发不知添。


妍童喜舞开罗幕,小吏愁凘入砚蟾。

秋雾郁不开,曚昽夹溪树。


深枝尚宿禽,寒叶时惊露。


我居溪之阴,早景诚所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