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含章檐下春风面,造化功成秋兔毫。


意足不求颜色似,前身相马九方皋。

粲粲江南万玉妃,别来几度见春归。


相逢京洛浑依旧,唯恨缁尘染素衣。

病见昏花已数年,只应梅蕊固依然。


谁教也作陈玄面,眼乱初逢未敢怜。

巧画无盐丑不除,此花风韵更清姝。


从教变白能为黑,桃李依然是仆奴。

隐隐轻雷不起风,蒙蒙密雨遍长空。


枯根发秀新茎长,小草那知造化功。

江暗天低雨脚垂,屋鸣檐泻入枯池。


却怜似镜新荷叶,不见鱼跳鹭浴时。

水鹳长嗥应九陵,山云处处上如蒸。


定知谷鲋从今后,不向西江乞斗升。

涣汗如蒸被体流,日高强起倦梳头。


多情一夜千山雨,消尽人间万斛愁。

好雨知时五月零,豆苗瓜蔓一时青。


老夫亦起中庭立,两眼看一似醉醒。

汉殿千门锦绣开,不堪一夜柏梁灾。


鲁般骨朽萧何死,肠断无人为取材。

越溪清水淬干将,鬼魅惊啼畏夜光。


不共铅刀争利钝,何妨玉匣且深藏。

春满郊原乐意融,野花庭草竞纤秾。


惟馀陵上青青柏,不向东风改旧容。

庙略能回十万夫,诗书郤縠近来无。


何由入奏明光殿,指点山河一统图。

楩楠割截为椽杙,岁暮搜材到柞薪。


怅望无因见夏后,再平水土叙彝伦。

世间别有人才在,台阁招徕恐未多。


半老江湖半岩穴,为公一赋草庐歌。

潦倒傍门羞骑马,倦游老欲寄昆山。


留将造请嗫嚅口,慷慨狂歌泉石间。

秋霜烈日生前操,流水行云意外诗。


未必中兴四君子,于斯二者更兼之。

竹隐先生名满世,自为举子已诗声。


春风若入五花判,莫遣紫微红药惊。

学弄笔头儿戏事,风流眼底亦无之。


汪孙已往周洪没,本分作家今是谁。

南北区区浪自催,不妨随遇且徘徊。


鲈鱼白酒何须得,一醉端从好句来。

捞虾摸蚬几回来,斗笠蓑衣安在哉。


将谓此生缘已断,登临不觉眼重开。

秋热春寒花不老,云浓日薄雨频收。


共言今岁鱼偏熟,旧网须教展一筹。

雨闇烟昏蔚不开,时时白鸟去还来。


相逢都是江湖上,莫为人声却自猜。

渡口人归月上钩,萧萧风叶荻花秋。


因君指出诗人语,便向庭前欲买舟。

鼓角声中特地传,只今鼻孔已撩天。


不应常作裴休诺,掩口何妨也默然。

无极世缘如嚼蜡,人言当住夜摩天。


此郎久学无生忍,此事吾知否不然。

鹙子犹应昧此缘,室中那有久如天。


饶师掷过三千界,浮玉西津故俨然。

不应无手是无拳,且看毛端现四天。


似向吾家得消息,鼓山馀响尚轰然。

埋头尘土欲忘年,重过初禅第一天。


唯有儿童见河性,不将老面共苍然。

曾结诗絇玉座傍,放狂归去老知章。


钝迟一任嘲元白,迂阔皆因驳录黄。